東方美學創造文化繁榮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完成百場演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8-28 17:15:15

  8月27日,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資助項目、江蘇大劇院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迎來了第一百場演出。該劇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學術指導、江蘇文投集團策劃、江蘇大劇院出品、南京民族樂團聯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聯合製作。

東方美學創造文化繁榮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迎來百場演出_fororder_9

《紅樓夢》百場演出主演謝幕 供圖 江蘇大劇院

  自創排以來,民族舞劇《紅樓夢》秉持著“百場如一”的精神,在24個月裏走過17個城市、20個劇院,迎接近17萬名觀眾。此前,民族舞劇《紅樓夢》脫穎而出,榮獲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演出吸引了許多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古典名著、東方美學頗有情結的熱心觀眾,形成了一波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紅樓熱潮”。

  民族舞劇《紅樓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舞臺上煥發新生,黛玉入府、向妙玉借梅、醉臥芍藥裀……舞劇以原著內容進行編排創作,在敘事上採取傳統章回體小説特色,十二舞段各有題名、各自獨立,又可串聯成篇。劇中多處運用了富有中國特色的古典符號,最大限度忠於原著。

  導演、主演黎星表示:“《紅樓夢》的美學是傳統美學,它的審美、氣息,包括舞美、服裝細節等設計上,我們都用了中國傳統的語匯去進行包裝、解構、整合。”

東方美學創造文化繁榮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迎來百場演出_fororder_10

導演、主演黎星(前排左二)講話 供圖 江蘇大劇院

  在這場頂級舞者的同臺演繹中,年輕的創作者、藝術家們都以深厚的功底恰如其分地演繹著自己的角色,其中更離不開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核的深入探究和當代解讀。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所長孫偉科認為這是忠於原著的創作:“我覺得這個劇作是一次非常好的拓展,採用舞劇的方式,把《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做了一次再現。”

  自2021年民族舞劇《紅樓夢》在江蘇大劇院完成首演,已完成100場演出,將含蓄經典的東方美學傳達給全國觀眾,並憑藉紅樓大夢的情愫、舞蹈本真的魅力,收穫了一批又一批“真愛粉”。

  導演李超表示:“《紅樓夢》這個題材,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作者曹雪芹的肩膀上,我們要呈現的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力量以及中國東方美學的力量。我們的根永遠深係著傳統,但是我們面向的觀眾和創作的方向永遠是未來。”

東方美學創造文化繁榮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迎來百場演出_fororder_11

現場大合影 供圖 江蘇大劇院

  江蘇大劇院自建院伊始,就開始摸索屬於自己的原創劇目之路,探索出了一條以經典文學題材為主要方向,聯合多個製作方形成合力,以打造生産型表演藝術中心為目標培養人才的創作通路。劇院不僅著眼于全國範圍內遴選藝術人才參與藝術創作,更通過多種手段引進藝術人才,充實江蘇文藝創作人才庫;既發揮老文藝家的優勢和作用,行業青年領軍藝術家的加盟也正進一步拓展劇院在藝術創作上的深度,為打造江蘇文藝高峰提供持續不斷的源動力。

  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出品方代表、江蘇大劇院總經理廖屹表示:“民族舞劇《紅樓夢》從全國27部劇目中脫穎而出、榮膺荷花獎,現在迎來百場演出,值得紀念。我們會創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舞臺作品,將‘江蘇大劇院原創劇目生産’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明亮。”

  未來,江蘇大劇院將繼續把藝術創造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合起來,將江蘇文脈融入文藝創作中,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舞臺呈現方式,創作出更多代表江蘇文化內涵、體現江蘇特色、展現江蘇精神的舞臺作品。(文 何菲菲)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