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文學之名 作家、漢學家齊聚南京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9-06 16:00:04

  9月5日,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暨第六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在南京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出席開幕式,並向與會漢學家頒發了“中國文學之友”證書和紀念牌。

以中國文學之名 作家 漢學家齊聚南京_fororder_640

活動現場

  這是一場怎樣的文學盛宴?

  “這是一次舊友新知、雙向奔赴的歡聚,更是一場以中國文學之名,匯聚四海賓朋的盛會。” 開幕式上,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畢飛宇深情説道。

  剛剛開幕的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暨第六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由中國作家協會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其中,中國文學國際傳播論壇主題是“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學”,旨在介紹中國文學的最新發展,並通過文學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而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創辦于2010年,每2年舉辦一次,是團結凝聚各國漢學家,推動中國當代優秀文學作品對外譯介,提升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平臺。

  開幕式上,圍繞“讓世界了解中國文學”的主題,畢飛宇、阿來、曹文軒、劉震雲等40余位中國知名作家,李莎、林恪、莉婭娜等30余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漢學家、翻譯家,共聚一堂、交流研討,共同通過文學這一橋梁,推動中國故事走向世界。

  南京,緣何成為舉辦地?

  南京,是中國唯一的“世界文學之都”,文脈悠遠、文風昌盛,也一直是中外文學交流的重要樞紐。早在16世紀,南京就率先將四書五經翻譯到歐洲;迄今,已有60多種外國文學作品在南京翻譯成中文。

  如今的南京,擁有佳作頻出的“南京作家群”,活躍著數以千計的文學社團和協會組織,涌現出一大批優秀文學作品,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等重量級榮譽,每年翻譯出版以及向國外譯介的作品有近千部。

  13位海外漢學家獲“中國文學之友”證書

  中國文學走向世界,離不開世界各國優秀的漢學家、翻譯家。在開幕式上,13位海外漢學家收到了“中國文學之友”證書和紀念牌。

  開展文學交流,翻譯家至關重要。獲獎者之一的艾森,是伊朗翻譯家,現任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外籍專家、西南大學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員。艾森長期從事中國文化研究和翻譯,將《孟子》《大學》《中庸》《弟子規》,以及莫言的《初戀》、路內的《慈悲》等翻譯成波斯文並出版。2023年,他獲得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英國翻譯家沈如風,與南京頗有淵源。他曾在南京大學、廈門大學進修學習,致力於將優秀中文作品翻譯推介至英語世界。沈如風的主要譯作,包括沈大成的《閣樓小説家》、文珍的《我們夜裏在美術館談戀愛》等。2022年,他入選南京第三期“青春文學人才計劃”。他表示:“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在南京進修期間,特別喜歡南京的書店,不僅數量多、圖書豐富、有設計感,最重要的是閱讀氛圍好。接下來,我將花更多的精力,把多種類型的中國優秀文學作品,翻譯推廣到歐美國家,讓他們多角度地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文/圖 張鴻燕 許雯)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