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淮安市洪澤區岔河鎮東陳萬畝示範片區的稻田,目之所及,稻穀顆粒飽滿,一派豐收景象。作為洪澤區糧食綠色創建示範片區之一,該區域水稻種植面積10200畝,涉及種植主體48個,通過應用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預計畝産在700公斤,高於全區平均水準。
2023年以來,洪澤區圍繞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目標,以示範點建設為抓手,積極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片(方)創建工作,推廣應用綠色高産高效生産技術,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全區共落實水稻萬畝示範片區兩個及水稻、小麥、大豆等千畝示範片區10個,實施總面積達34570畝,輻射帶動面積10萬畝以上。
加強主導品種推廣,做優品種示範。洪澤區地處淮河入江水道和入海水道之間的淮河南北分界過渡地帶,中熟中粳、遲熟中粳等水稻品種皆可種植。該區突出主導品種的穩産增産作用,著力挖掘苗頭性品種,規範品種引進、試驗、示範程式,強化表現較好並被農民廣泛接受的水稻品種的推廣力度,突出市場需求導向,重點突出南粳9108、揚香玉1號、南粳5718、南粳9308等優良食味水稻為主導品種,全區糧食綠色創建示範片區良種覆蓋率98%以上。
主推新技術應用,促進技術引領。立足當地自然條件和生産實際,洪澤區加強主推技術展示示範,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加快熟化優化的高産高質高效關鍵技術推廣應用,不斷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示範探索應用水稻缽苗機插優質高産高效栽培技術及水稻機插緩混側深一次施肥技術,推廣應用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保障稻米産量和品質。
打造創建示範片,實現均衡增産。洪澤區圍繞集成推廣水稻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選擇基礎條件好、技術力量強的鎮、街,打造兩個“萬畝片”、10個“千畝方”,集中資源、集聚力量,大力推行統一良種供應、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的“五統一”,建立高標準、集中連片核心方,機械播栽應用率力爭90%以上,示範區力爭實現畝均單産水稻700公斤以上、小麥550公斤、大豆250公斤以上,並輻射帶動大面積均衡增産。
培育專業化組織,提升服務水準。洪澤區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重點支持和依託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專業化服務組織,圍繞整地播種、施肥打藥、收割收穫等關鍵環節開展社會化服務,在核心區開展集中連片的機插秧作業與統防統治綠色防控專業化服務,全面提高示範片高産栽培機插秧推廣應用率與病蟲害防治效果。(文 謝輝 張來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