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錫市錫山區司法局緊緊圍繞“法治是營商環境最好品牌和最強內核”要求,立足司法行政“一個統籌、四項職能”,全面推進政法創新項目實施,為“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供有力法治護航。
以執法方式變革帶動理念轉變,打造柔性執法“安心工程”
事前加強指導,做到預防在前。錫山區司法局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資格備考人員業務知識培訓,為103名通過考試人員核發全國統一行政執法證件;舉辦知識産權領域企業合規指導以案釋法講座,推動律師事務所與區青年企業家協會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依託“周周早茶會”開展私募基金法律實務專題分享會。
事中規範執法,做到無事不擾。錫山區司法局統籌全區執法協調監督工作計劃,明確5個方面14項工作內容;實行照單監管、壓減重復或者不必要檢查事項,推進“雙隨機”聯合監管全覆蓋和常態化,部門聯合雙隨機比例達90%以上;全面推行執法擾企“紀檢司一條龍監督”模式,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監督。
事後寬嚴相濟,做到審慎處罰。錫山區司法局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自由裁量基準制度,推行輕微違法告知承諾制,依法制定從輕、減輕、免罰標準,推動各執法領域建立完善輕微違法不予處罰清單;圍繞企業信用修複製發事後合規指導文件,引導幫助行政相對人及時修復信用。
以法律供給深化驅動服務升級,打造合規服務“貼心工程”
推進企業行政合規“全流程”指導。錫山區司法局組建合規專業隊伍,針對高頻違法行為,梳理形成風險清單,組織各執法部門針對日常監管中企業的高頻違法行為,編制企業行政合規指導清單共計120條;構建“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全區各行政執法單位均已開展失信行為糾正後的信用信息修復管理工作,共計審批同意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915條。
打造企業合規服務“專業化”平臺。錫山區司法局將企業合規工作納入《關於加強法治營商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關於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 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方案》;成立錫山企業合規法律服務律所聯盟,在南山車聯網小鎮開展專題座談;將企業行政合規工作內容納入全區領導幹部法治培訓班,推出涉企行政合規指導等10個主題活動。
延伸涉企法律服務“做末端”觸角。錫山區司法局對接“精網微格”工程,深入開展“三官一律”進網格,法律顧問為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法律服務6000件次;開展中小微企業“法治體檢”專項活動,對49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在新設的“薈智園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增派15名律師值班,檢察服務中心值班律師“工作日全天候”坐班,解答群眾涉法諮詢6100人次。
以解紛體系建設推動矛盾紓解,打造專業調解“放心工程”
“三化三全”加強金融糾紛調解。錫山區司法局在安鎮法庭設立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強化“行業調解+司法確認”銜接保障,當事人可以自主選擇電話調解、“蘇解紛”網上調解等多種“不用跑”服務方式;與法院、金融局建立長效協作機制,立案環節將金融糾紛引導進入訴前調解渠道。
擦亮商會民商事調解“金字招牌”。錫山區司法局指導錫北鎮建立全市首家鎮級商會民商事調解中心,運行近3年來,共成功調處案件80件,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1600萬元,獲評江蘇省優秀商會調解組織;與工商聯、法院、律協分會四方合作簽訂框架協議,成立“民商事+法律服務”聯盟、調解中心和服務團,發佈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基礎服務清單,致力打造商事調解服務品牌。
“多元調解”共促涉企糾紛化解。錫山區司法局與無錫中院、濱湖法院和區法院、檢察院共同成立全市首家涉訴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設立“金牌調解室”,審慎處理涉企案件;與區檢察院共同成立錫北“五心”調解工作室,首次把人民調解應用於刑事和解領域;建立八佰伴中心調解工作室等9家企業調解組織,共調解涉企矛盾糾紛385件。(文 華淵 陸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