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如皋市長江鎮義圩社區堅持黨建領航,立足村情民意,聚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發揮資源優勢,走出一條強村富民的鄉村振興之路。10月11日,如皋市委組織部“雉水先鋒”網專題介紹了義圩社區的經驗和做法。
義圩社區航拍
據了解,義圩社區黨總支堅持以黨建引領産業發展,以産業發展做強集體經濟,通過“黨建+産業”模式實現村企聯建,主動與一葦農場等企業深度合作,成立“雨後行”土地農地股份經濟合作社,投資60萬元引進碾米全套設備先進生産線,日産量可達20噸,每年增加村營收入12萬元。
同時,義圩社區堅持“富民優先”思想,將“黨建帶動就業”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將“靠土地流轉增加收入、抓招商落戶拓展就業”作為加快富民富村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義圩社區積極推進土地高效流轉2400畝,釋放富餘勞動力512人,每年增加村民收入達180萬元;招商引資落戶企業17家,就地轉移勞動力300人,主動對接周邊企業,輸出勞動力896人,目前村內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5%;走出去對接優勢資源,提高在第二、三産業中就業人口比例,依託“大沿江”裝備製造、船舶海工等先進産業,建立勞動力工作名錄,積極組織智慧製造、電商運營、農業技能等適應性培訓,努力讓“人力”變“人手”,“人手”變“人才”。
小組推進會現場
黨建凝心聚力,推動宜居宜業。義圩社區黨總支書記薛井全介紹,下一步,社區“兩委”將按照農村人居環境高標準建設的要求,全域整治人居環境,突出農村生活垃圾、河道整治、破落建築整治等重點,從“面子”到“裏子”,還原鄉村生態底色。在此基礎上,凝聚群眾力量,不斷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廣泛動員,上下聯動,對居民庭院環境實行積分制考核,量化評比,逐項細化舉措,並落實常態化監管機制,不斷打造“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讓天更藍、水更綠、路更暢。(文/圖 馬俊 包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