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股份公司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互聯互通高級別論壇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發展“亞太地區國家-中國-哈薩克斯坦”路線,合作建設哈薩克斯坦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發展跨裏海運輸通道的多式聯運,減少運輸時長和運送費用,提升運輸效率,推動中歐班列持續深入發展。
簽約現場
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董事長楊龍、哈薩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管理委員會物流副主席科伊施巴耶夫·葉爾蘭代表雙方簽約。
簽約現場
該協議項目已列入第三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合作成果清單,也是江蘇省在論壇期間簽訂的三個重要合作項目之一。新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中哈物流合作持續走實走深,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的標杆和示範水準再上新臺階,成為江蘇落實2023中亞峰會成果清單、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精神的又一重要舉措。
據了解,跨裏海國際運輸通道是連接中國、哈薩克斯坦,穿過裏海抵達阿塞拜疆,再經格魯吉亞、土耳其和黑海,最終到達歐洲國家的國際運輸走廊。其中,阿克套港位於哈薩克斯坦西部的裏海東岸,是跨裏海國際運輸通道最主要的過境中轉點。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項目則位於阿克套港碼頭後方,是連接巴庫港,提升跨裏海國際運輸通道運能和時效的關鍵節點。
自2013年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哈雙方已先後合作共建了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兩個重要物流項目,並於2017年6月8日成功開啟中哈亞歐跨境運輸活動,中哈物流合作持續深化,以連雲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的標杆和示範效益日益凸顯。如今,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佈局5個出境口岸、6條國際班列線路,實現了智慧化調度、可視化生産、無人化作業、船站車直通,為哈薩克斯坦産品提供了揚帆太平洋的出海口功能;“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實現了港口、航運、鐵路的優勢集成,成為亞歐跨境運輸的重要換裝基地。
“雙樞紐”舞動“新絲路”,中哈物流合作的成功經驗有望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複製推廣。其中,共建阿克套港集裝箱樞紐項目將是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對接框架下的又一個重要合作項目。未來,隨著項目的落地實施,它將與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進一步實現通道節點串聯和一體化發展,增強跨裏海運輸走廊的輻射帶動效應,助力連雲港加快構建向東連接環太平洋、向西貫通亞歐,港口、班列、場站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網絡。(文/圖 楊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