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情理法”融合變更執行地 打通社區矯正暖心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7 11:04:39

  “真心感謝你們,我已經被通知前往相城區報道了。沒有你們的真情幫助,我不可能這麼快與家人團聚,我一定珍惜機會,好好改造!”近期,蘇州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管理局接到了社區矯正對象趙娟(化名)的感謝電話。至此,一起社區矯正對象執行地變更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2023年5月,趙娟被判緩刑,審判法院確定社區矯正執行地為張家港市。

  據了解,趙娟丈夫在監獄服刑,63歲的婆婆撫養照顧趙娟兩個未成年子女(一名10月齡哺乳期幼兒和一名13歲學生)生活在相城區,每月依靠650元低保維持生活。由於無法照顧子女,社區矯正期間,趙娟情緒一度崩潰,甚至抑鬱出現輕生念頭。“我想去相城區接受矯正,我太想念我的孩子了。”她向社區矯正工作人員表達了自己的訴求,“這樣下去我真的沒辦法安心改造。”

  在了解相關情況後,張家港市司法局主動介入幫助趙娟申請變更執行地,向相城區司法局發出變更矯正地徵求意見函。相城區司法局第一時間開展評估調查。但趙娟本人在相城區沒有工作、沒有居所,婆婆與兩個子女居住的“過渡房”係臨時佔有並將被相關部門清退,並不符合執行地變更法定條件。

  面對情理法的“矛盾”,張家港市、相城區司法局立即將情況上報蘇州市司法局請求業務指導。蘇州市司法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後,認為該執行地變更案件事關婦女、兒童、老人三方權益保護,為保障趙娟哺乳權、子女受教育權、老人受贍養權,司法行政機關應當主動發揮職能作用,幫助變更執行地。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儘快接收。”蘇州市司法局副局長楊軍衛在會上專門指出,“必須多渠道多角度積極利用各方資源,加強對婦女、兒童、老人合法權益的保護。”同時強調,張家港市、相城區兩地司法局應主動做好協調、對接、安撫工作,幫助趙娟解決實際困難,依法依規儘快變更執行地。

  專題會議研究結束後,蘇州市司法局立刻作出部署,由市社區矯正管理局牽頭聯合張家港、相城兩地社區矯正機構和司法所成立工作專班,火速推進接收工作。經過週密部署、多方努力,專班成功幫助趙娟在相城區找到合適的工作並簽訂勞動合同,為其妥善安排租房,並協調免除仲介費用,聯繫民政部門,幫助趙娟兩個子女申請低保補助。至此,趙娟的“回家路”已經鋪平打通,也終於可以安心接受社區矯正改造了。

  近年來,蘇州市司法局認真貫徹落實社區矯正法,全方位多舉措加強社區矯正對象監督管理和教育幫扶,三年來幫助萬餘名社矯對象平穩回歸社會,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安全穩定。(文 王堉祺 沙葉丹)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