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銀行杯”2023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盛大開賽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9 17:04:12

  金秋第一螃蟹馬,“蟹”逅閒靜慢城。10月29日上午8時30分,“南京銀行杯”2023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在南京市高淳區瀨渚洲公園鳴槍開賽。本次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以“曼跑慢城,閒靜高淳”為主題,由南京市高淳區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高淳國際慢城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南京市高淳區文化和旅遊局(體育局)承辦,並由中國田徑協會進行認證,南京銀行獨家冠名。

南京銀行杯2023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今日盛大開賽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029162826

鳴槍起跑儀儀式

  本屆賽事設置了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迷你跑3個項目,吸引了12000名跑者報名,包括全馬2000人、半馬6000人、迷你跑4000人。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最終來自肯尼亞的Denis Mugendi率先衝線,以02:17:48的成績獲得男子馬拉松項目冠軍;來自肯尼亞的Fidelis Kiplimo Cheruiyot隨後抵達終點拿下亞軍,成績02:18:19;來自中國的栗國雄獲得季軍,成績02:18:41。來自肯尼亞的Maureen Jepkoech Kiprono斬獲女子馬拉松項目冠軍,成績02:46:28;來自肯尼亞的Pauline Jepkirui Salgong,獲得亞軍,成績02:54:28;來自中國的張艷婷以03:06:08的成績獲得季軍。

  半程馬拉松項目也尤為激烈,來自中國的邊岐以01:09:35的成績獲得男子半程馬拉松項目冠軍,來自中國的陸文旋和方悟寒分獲亞、季軍;來自中國的殷曉雨以01:17:11的成績獲得女子半程馬拉松項目冠軍,亞軍、季軍分別是來自中國的向先和劉小娣,男子、女子半程馬拉松項目冠軍均打破高馬記錄。

南京銀行杯2023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今日盛大開賽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029162829

比賽現場

  本屆高馬賽事起終點設置於瀨渚洲公園,沿著賽道奔跑,選手們依次經過保聖寺塔、高淳老街、水杉大道、水慢城等,欣賞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之美。與此同時,高馬組委會進一步對線路尤其是後半段賽道進行升級優化,增加花山大橋、固城湖環湖大堤、高淳農業産業園等賽段。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在奔跑之餘,盡情享受固城湖風光以及高淳獨特的螃蟹産業集群,充分領略高淳美景與體育融合的獨特魅力。

  高馬賽事秉承著“跑者至上”的服務理念,始終致力於全方位提升選手的參賽體驗,注重賽事的專業性,力求為所有參賽選手帶來完美的賽事體驗,全力確保賽事安全、順利進行。賽事保障方面,共選派裁判159人,招募官方配速員60名。賽事期間,組委會共組織了1000多名安保人員、110多名醫療人員、2700名多名志願者,以及各類保障人員構成的總人數達5000多人的保障團隊,為跑者們提供服務,保障賽事順利進行。賽道配備醫療救護站點19個,沿途設置51部AED,分佈于賽道沿線,共同為選手提供全面、及時的醫療保障和現場救援服務,助力跑友安心前進。賽後更有100名志願者為選手提供拉伸服務,幫助選手們儘快恢復活力並減輕身體負擔。高馬組委會還安排了免費的賽事接駁車,提供多條接駁路線等各類貼心服務,從細節處呈現貼心服務,讓每一位跑友都感受到“高馬溫度”。

  本屆高馬延續“第一螃蟹馬”的傳統,共準備12000隻螃蟹福利,為所有全馬跑者提供“一公一母”螃蟹完賽禮包,並在全半程終點設置了現蒸螃蟹品嘗福利,為高馬選手們“充能”,一掃疲憊。除此之外,賽事開展“答蟹有禮”“高馬體驗官”招募等活動,讓全國的跑者都能有機會品嘗到固城湖螃蟹,感受“螃蟹馬”的魅力。完賽獎牌的設計更是獨具匠心,將高馬標誌性的螃蟹、固城湖與高陶等元素融合。賽事深挖高淳“蟹文化”,提升賽事品牌與“固城湖螃蟹”品牌影響力,為城市賦能,助力高淳打造獨特的“金色名片”。

  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自2015年以來已成功舉辦6屆,賽事規模不斷壯大,賽事等級不斷提升。本屆高馬在“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升級為世界田聯標牌賽事級別。國際田聯推出的標牌賽事是衡量國際馬拉松賽品質和內涵的一項重要標準,也是對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的一種肯定,更是高淳這座城市各項綜合指標的集中體現的肯定。

南京銀行杯2023高淳國際慢城馬拉松今日盛大開賽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31029162852

比賽現場

  高馬已不只是一場體育賽事,更是展現城市各方面建設成果的舞臺。近年來,高淳區正大力度推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體育産業與體育事業深度融合,進一步夯實休閒體育名城建設基礎,為譜寫高淳體育強區建設新篇章而不斷奮鬥。今後,高馬將繼續以高標準、高品質、高水準的要求,為廣大跑者呈現一場組織精細、安全有序、服務優良的馬拉松賽事,繼續為高淳全民健身更高水準發展貢獻高馬力量。(文/圖 楊燕青)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