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充分發揮政協協商智庫優勢,凝聚政協委員智慧,以協商手段化解社會矛盾,推動政協協商與人民調解融合對接,實現基層多元解紛機制創新。
打好高效“機制牌”,助力搭建多元解紛新平臺。區司法局在區矛盾糾紛調處服務中心開闢“協商+調解”議事室,建立委員輪值、調解會商、民意徵集、專題協商等一整套工作制度,為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提供強大智力支撐;在全區政協委員隊伍中遴選出一批專業背景深厚、協商經驗豐富的委員,組成一流調解團隊和一流智庫團隊。他們中間,既有長期從事司法實踐、經驗豐富頗有建樹的法律工作者,又有來自人社、工會、婦聯、教育、衛生、金融等部門單位的專家骨幹,還有來自基層一線、辦事公道敬業奉獻的民主黨派成員和各級勞動模範,為實現多元解紛提供強大力量支撐。
打好為民“服務牌”,助力推動社會治理新格局。海陵區通過“協商+調解”議事平臺推動調解實務流程再造,針對重大疑難矛盾糾紛、信訪個案、突發性群體事件,根據糾紛類型,邀請相關調解團隊和智庫團隊成員參加,發揮委員專長和專業優勢,運用協商手段,強化有效溝通,助力矛盾糾紛的快速化解、疑難信訪的調解處置、熱點難點的專業指導,成為海陵多元解紛的生動實踐。2023年以來,“協商+調解”議事平臺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0余件,2件歷史遺留的“骨頭案”得到實質性化解。
打好“協商+調解”組合牌,助力實現多元解紛長效化。海陵區通過“協商+議事”機制有效運行,幫助不同矛盾主體通過協商找到最大公約數,達到“情理法”的高度和諧統一;同時,協商文化也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了矛盾糾紛的發生。為進一步實現機制運轉成效長效化,針對融資糾紛、勞資糾紛、環境衛生、醫療糾紛等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以及專業性調解隊伍建設、基層依法治理等存在的短板弱項,海陵區通過每月專題深度協商,適時向相關部門單位提出高品質建設性意見,推動制約法治建設及基層社會治理突出短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機制運轉以來,形成“如何提升基層調解員隊伍建設”“如何降低行政敗訴率”等高品質意見3條。(文 曹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