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加快打造具有江蘇特色的技能人才新高地 —— 一“技”傍身 無限可“能”
“走技能成才之路,同樣可以成就精彩人生。”11月7日,在江蘇省政府召開的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江蘇參賽總結表彰會上,00後姑娘、蘇州市吳中技師學院學生劉欣茹自豪地説。
6年前,因中考成績不佳,父母讓劉欣茹學一門技能以便將來好找工作,便選擇了吳中技師學院糖藝西點製作專業。沒想到入學不久,劉欣茹就展示出天賦,並成功在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糖藝/西點製作項目中贏得金牌。
技能讓劉欣茹重拾自信,也讓更多人看到了技能成才的美好前景。但在國內,以技能人才短缺為主要特徵的結構性就業矛盾依然存在。以江蘇為例,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焊工缺口3.9萬人次,數控機床操作工缺口1.9萬人次。部分職業工種因為培養成才週期長,勞動者從業意願不強,加上國內新職業、新工種培訓有效供給不足,技能人才短缺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新興産業發展、影響就業匹配的重要因素。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去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全面部署新時代高技能人才工作。省委省政府把做好新時代技能人才工作作為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的重要內容,將技能人才工作融入全省經濟、人才、教育發展規劃,推動産業發展和人才培育深度融合,培養更多卓越工程師和大國工匠,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産業工人隊伍,加快打造具有時代特徵、江蘇特色的技能人才新高地。
聚焦實體經濟,深入實施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依託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單項冠軍企業等,遴選一批製造業省級示範性公共實訓基地。圍繞産業發展導向,落實職業技能培訓階梯性補貼,提升就業培訓上崗率、職工培訓穩崗率、創業培訓合格率等指標,推動化解結構性就業矛盾。
聚焦數字經濟,深入實施數字技能提升行動,結合産業分佈摸清數字技能人才底數、需求,繪製數字技能人才地圖,推動建設一批數字技能産業園區,加快培養“數字工匠”隊伍,優化數字技能人才供給結構。
聚焦園區經濟,探索技能人才培育新路徑,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採取“一企一案”模式,對接企業開展項目式、菜單式和企業新型學徒培訓;推動建設“園區技校”共建聯合體、園區技能大師工作站,促進園區技能人才供需緊密對接。
堅持改革創新。用好技能人才評價“指揮棒”,推行“車間+考場”評價模式,引導行業企業注重在工作崗位、生産實踐中考察職工技能水準。搭建成長“立交橋”,進一步推動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貫通發展,促進技術技能人才融合發展。推動技工院校與國外職業技術院校交流合作,擴大國外、境外職業技能比照認定範圍,為全球技能人才來蘇就業創業提供便利。打造競賽“強引擎”,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優秀技能人才選拔的重要手段,進一步健全職業技能競賽體系。廣泛開展競賽練兵、技能比武活動,放大以賽促學、以賽促建效應。建立競賽獲獎與崗位使用、薪酬待遇掛鉤的長效激勵機制,引導廣大技能人才立足崗位成才成長。
注重激勵引導。鼓勵各地積極組織開展高技能人才“揭榜領題”活動,圍繞企業生産技術難題,集中發佈技能攻關榜單。鼓勵企業推行“技師+工程師”等團隊合作模式,在科研和技術攻關中更好發揮高技能人才創新能力。構建以中華技能大獎為引領、江蘇技能大獎為龍頭、行業企業獎勵為主體的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體系。(中國江蘇網 作者 黃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