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姜堰發力建設“康養名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1-16 17:02:07

  “我愛溱湖風光好,地上的花草空中的鳥,空氣新鮮河水清,白鷺灰鷺喳喳叫……”熟悉的聲音響起,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69歲的船娘徐五林搖著櫓船,載著一批批遊客遊覽溱湖。秋末初冬,溱湖水天一色,碧波盪漾。這首泰州民歌不僅唱出溱潼的美景,也唱出旅遊業給當地農民帶來的美好生活。

泰州姜堰發力建設“康養名城”_fororder_圖片 1

航拍溱潼一角

  溱潼是江蘇中部裏下河地區的“鍋底洼”,如今正憑藉著生態優勢成為致富“聚寶盆”。近年來,溱湖擴大風景區生態建設,一方面著力構建濕地生態保護制度,另一方面,不搞大開發、大建設,從嚴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通過“深度治療”濕地生態環境,提升濕地再生能力。

  溱湖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野保宣教員張明介紹,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現有各種植物153種,野生動物97種,其中有麋鹿、揚子鱷、丹頂鶴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冬季,10萬隻候鳥在溱湖安家棲息,“萬鳥雲集,千鷺飛起”成為溱湖濕地的又一景觀。

  姜堰區委書記孫靚靚説,一直以來,姜堰區把“生態姜堰”作為重點建設的“五個姜堰”之一,著力推動生産、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努力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姜堰先後於2016年創成國家生態區,2017年創成全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全覆蓋。姜堰經濟開發區創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溱湖風景區創成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級環保科普教育基地。2022年,姜堰入選國家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泰州姜堰發力建設“康養名城”_fororder_圖片 2

航拍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11月5日,姜堰在上海舉行大健康産業研討會,吸引了100多名專家、鄉賢、企業家高端對話、建言獻策,共同把脈“大健康産業”,共謀姜堰發展未來。

  姜堰區委副書記、代區長錢軍説,近年來,姜堰錨定“康養名城、宜居姜堰”定位,聚力打造大健康産業新地標,培育特色産業新增長極。

  姜堰多點發力建設“康養名城”,聚力提質增效,堅持把産業經濟的“含綠量”作為核心指標,堅決不引進高污染、對生態功能有重大影響的項目;與此同時,姜堰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突出發展以石油鑽具、汽車零部件、船舶配件為主體的先進裝備製造業,鼓勵傳統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技改投入等途徑,做大體量、做強效益,實現綠色發展;推動低碳循環發展,積極開展工業企業循環經濟試點,推廣工業鍋爐節能改造、餘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等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切實為環境“減負”、為生態“添綠”。近十年來,全區經濟總量增加超70%,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耗下降62%。

  大健康産業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引擎,姜堰發展大健康産業恰逢其時、大有可為,該區制定大健康産業發展三年行動(2023-2025年)計劃,重點發展醫藥及醫療器械、綠色健康食品、生態旅遊、醫養服務四大健康産業,著力構建溱湖生態康養核“一核引領”,古羅塘醫養融合區、裏下河生態觀光區、通南康養休閒農業區“三區聯動”,健康科技産業基地、綠色食品産業基地、旅居康養基地“三地協同”發展格局,致力打造大健康産業融合發展集聚區、全國綠色有機食品生産基地、國內外知名醫養康旅慢生活目的地。(文/圖 錢宏斌 許大才 陳森淼)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