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紀錄片《中國》第三季高校巡迴交流會南京師範大學站圓滿舉行。本次交流會由湖南衛視、“芒果TV”App、伯璟文化、南京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動感地帶芒果卡特別支持。
學生排隊參與現場活動 供圖 “芒果TV”App
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宋喆,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沈菲,文學院院長高峰,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系主任劉永昶、副教授陳曉,廣電新視點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紀錄片網負責人張延利,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楊乘虎等學者專家,紀錄片《中國》總導演李東珅,第一、二季聯合總導演、第三季總撰稿周艷,動畫創意導演龐子洲等主創,與南京師範大學學生們一同回顧第三季首期節目《創世》,並展開交流互動。
現場嘉賓與學生合影 供圖 “芒果TV”App
宋喆在致辭中指出:“紀錄片《中國》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歷史課、文化課,為南京師範大學的同學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家和歷史提供了新的視角,必將加深大家對於中華民族的認知與理解,進一步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宋喆講話 供圖 “芒果TV”App
紀錄片《中國》第三季從神話傳説到考古史料,從滿天星斗的史前社會到夏商周廣域王朝,以禮制的孕育和發展為主線,解碼中華文明基因。
張延利從紀錄片的行業視角出發,他指出:“紀錄片《中國》是史學、文學、美學、哲學、傳播學相關聯的綜合性優秀作品,團隊在業內也做了如‘創世’一般的成功探索。”
楊乘虎表示《中國》是一部常看常新的紀錄片,“這部作品挑戰了傳統意義上的紀錄片,它的創新精神與中華文明的創新精神契合相融,一脈相承,這也對觀眾的文化素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年輕的觀眾們尤其是大學生們沉浸下來、慢下來,回望這部作品。”
現場學子們觀影后各抒己見並提問,和嘉賓們一同深入探討影片更多不同的細節解讀和創作初衷。一位在校學生好奇于紀錄片《中國》是如何做到每一季每一集都有自身特色,又一直延續主旨。
李東珅 供圖 “芒果TV”App
李東珅表示:“《中國》是一個試圖把紀錄片工業化生産的産物,不僅僅是技術層面,更主要是生産流程的工業化。我首先放棄了分集編導,解決了風格不穩定的問題。”(文 何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