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積極當好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金融“主力軍”
來源:我蘇網  |  2023-12-01 14:35:15

  原標題:發揮特色優勢 提升服務質效|中國銀行積極當好助力長三角一體化高品質發展金融“主力軍”

  5年來,中國銀行建立以長三角業務發展協調委員會、區域聯席會議兩大機制為決策中樞,以上海總部為主要平臺的跨區域一體化管理架構,長三角各機構行行、行司協同聯動服務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能力大幅提升;中國銀行與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簽署《推進長三角一體化建設合作協議》,在銀行業首個發佈長三角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區域信貸規模新增2萬億,達4.9萬億,有力支持了區域實體經濟的發展;中國銀行通過創新、服務、行銷、風控四個一體化建設,全面精準推動長三角的互聯互通、數字科創、幸福健康、要素協同、綠色開放五大服務體系建設,協同成效顯著。

  支持科技創新和産業轉型 全面提升服務質效

  長三角區域是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先行區,承擔著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産業創新上戰略先手棋的重任。在長三角區域,中國銀行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和競爭力:以商行公司金融服務為依託,發揮集團綜合化經營特色,設計貫穿科創企業整個生命週期的投、貸、債創新産品和服務,提升對長三角科創客群綜合服務能力;依託普惠金融新服務模式,加大金融服務支持,提升科創客群孵化能力。

  在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市的中國銀行分支機構設立科創金融中心或專屬團隊,強化資源調度和産品設計;在園區、科技資源集聚地,建成具有科創企業服務優勢的科創特色分支行,提升科技企業服務水準;連續推出“選擇權貸款”“中銀知貸通”“中銀高企貸”等系列産品。

  聚焦科創企業的知識産權質押難點,中國銀行持續探索和完善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業務,運用“中銀知惠e貸”“中銀知惠貸”等線上線下産品,為科創企業融資賦能。同時,中國銀行加快數字化轉型賦能,以知識産權大數據為核心,在企業授權的前提下,多維度對企業知識産權進行綜合評分,建立評分額度審批模型,全面評估企業科創實力和發展潛力,給予相應資金支持。

  為豐富科創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中國銀行2020年在自貿區設立總規模目標300億的長三角中銀資本股權投資基金並完成一期投資。2022年9月,科技部戰略支持、中國銀行與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發起的“科技創新協同發展基金”首支長三角科創母基金成立。

  2022年末,中國銀行率先發佈《中國銀行支持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金融服務方案》,提出六大方面三十條工作措施,為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高品質發展提供中行方案。2023年7月,中國銀行推出創新積分貸“預授信”機制,通過對科技企業授信額度進行預評估,進一步提升創新積分貸精準觸達科技型企業的效率。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國銀行長三角區域科技金融授信餘額較年初增速超過50%。

  踐行金融工作人民性 共建民生“幸福圈”

  一體化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為了讓老百姓更好共享高品質發展的成果。中國銀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加快建設幸福宜居長三角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

  持續服務民生便利。2022年,中國銀行首家實現長三角“一網通辦”功能入駐銀行網點;2023年,中國銀行手機銀行端成功開設長三角四地政務服務專區,並在政府網站實現金融服務功能外嵌;實現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572項政務服務長三角地區網點全覆蓋;攜手中國銀聯推出長三角示範區“兩區一縣”公交線路銀聯公交掃碼支付,通過中國銀行12306鐵路e卡通、一站式ETC、無感停車等産品,服務區域居民便捷出行。

  支持浙江建設共富示範區。中國銀行發佈《支持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行動計劃》,“十四五”期間將為浙江山區26縣提供不低於2000億元人民幣融資支持,同時,浙江中行選派優秀幹部員工到26縣、舟山等地挂職、任職,深入了解當地經濟實情,量身定制融資解決方案。2018年以來,浙江中行連續五年榮獲省政府“在浙金融機構支持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一等獎。

  助力增強欠發達地區高品質發展新動能。中國銀行發佈《支持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行動方案》,梳理了結對幫扶重點項目清單,涵蓋共建園區、互聯互通交通建設、産業轉移等類型項目,跨區域合作項目新增授信總量達到90億元。此外,寧淮鐵路、寧滁城際鐵路、寧洛高速、徐淮阜高速等“軌道上的長三角”項目中都有中國銀行金融服務的活躍身影。

  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 助力區域發展綠色轉型

  中國銀行堅持把綠色金融作為推動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切實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持續創新完善綠色金融産品與服務體系,促進區域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2020年12月,中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研討會在浙江湖州召開。會議期間,中國銀行和湖州市政府簽署《建設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國銀行將在“十四五”期間,從信貸政策、信貸規模、業務運作效率、利率優惠和資源配置等方面給予湖州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重點支持。

  2021年以來,中國銀行在長三角區域率先推進綠色金融創新試驗,與各省市政府共同探索創建綠水青山的“金山銀山”。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國銀行長三角區域對公綠色貸款餘額近8500億。中國銀行上海總部深度參與和協助長三角示範區執委會制定《示範區綠色銀行分支機構建設指引》,並獲得長三角示範區服務實體經濟優秀案例獎。

  在長三角一體化綠色生態示範區,中國銀行助力打造全國首個“近零碳”創新聚落樣板——竹小匯科創聚落項目。該項目通過借助國內高水準科研、設計團隊,以“零碳聚落、無廢聚落、生長聚落”三大技術模型組成技術鏈,形成成熟的適用性技術集成的“零碳模式”。當地中國銀行主動走訪並提供專屬金融服務方案,為企業審批通過了6000萬元的授信額度,成為首家為該項目授信的金融機構。

  服務新發展格局 助力高水準對外開放

  中國銀行在長三角區域依託集團全球化優勢、綜合化特色以及跨境業務領域的豐富經驗,持續在跨境服務、新型貿易、個人金融等多領域打造中國銀行特色服務品牌,助力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作為進博會的唯一戰略合作夥伴,中國銀行已連續六年深度參與進博會舉辦。依託遍佈全球的服務網絡,中國銀行在進博會會場舉辦的貿易投資對接會,已累計吸引1萬餘家中外企業參加,達成合作意向近5000項,有力促進了我國中小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價值鏈。2023年以來,中國銀行已全程支持37個國家及地區的27場境外招展推介活動和二十余站境內招商路演,幫助境外企業找到理想合作夥伴,共享中國高品質對外開放的發展機遇和廣闊市場。

  中國銀行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保駕護航,助力外貿企業切實享受最優最新的政策紅利。已累計為超2700家企業提供各類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服務;落地上海自由貿易賬戶離岸經貿業務項下的首筆離岸加工貿易業務;為企業提供“跨境人民幣便利化+企業網銀”服務方案,實現跨境貿易結算及資本金境內使用無紙化、線上化。

  中國銀行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上海中行作為高級債務聯合牽頭行,成功簽署融資總額逾25億美元的迪拜950MW光熱光伏一體化項目,阿布扎比1.5GW光伏電站結構化融資銀團貸款項目,以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州巴什和讚克爾迪1GW風電項目,把惠民、綠色的中國新發展理念帶向世界。

  作為首批入駐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國銀行幾乎參與了每一項金融創新試點,囊括股權投資基金自由貿易託管、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離岸中心外匯掉期、高新技術企業外債便利化額度、經常項目結算便利化、貿易融資資産跨境轉讓等多項首單業務;積極參與推進自貿區和新片區有關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平臺、保交所國際再保險交易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等金融要素市場業務發展;為CIBM、債券通、深滬港股通、QFII/RQFII、熊貓債、自貿債、互換通等各類跨境投融資渠道提供適配的金融服務。

  下階段,中國銀行將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全力以赴支持長三角建設,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堅決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持續貢獻力量。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