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江蘇省人民政府召開《江蘇省加強基礎研究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新聞發佈會。
新聞發佈會現場
《行動方案》明確了江蘇省2025年基礎研究發展的“12345”目標,即高起點、高水準推進蘇州實驗室建設;省級財政基礎研究投入、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較“十三五”末實現“兩個倍增”;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入選者每年達30位左右;進入全球前1‰學科力爭超過40個;國家基礎科學中心等重大平臺力爭達到50個,高水準構建起基礎研究體系化能力。到2035年,基礎研究經費佔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比重達到9%左右,有力支撐全省科技創新能力達到世界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前列水準。
關於《行動方案》的具體部署,省科技廳廳長徐光輝用一組數字概括——“1820”。江蘇將佈局18個重點領域;從建強高層次基礎研究隊伍、構築高能級基礎研究支撐平臺、提高基礎研究國際化水準等6方面部署18項主要任務;從“應用基礎研究特區”、人才引培、財稅金融、科研管理4個方面,提出20條有一定突破力度的政策,著力破解科研方向與國家需求銜接緊密度不高、跨學科跨學院組建科研團隊較難、評價激勵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激發基礎研究活力動力。
徐光輝介紹,江蘇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和省市聯動,確保任務落地成效;要加大創新激勵,更大力度表彰基礎研究傑出貢獻人員,對自由探索和顛覆性技術相關行政管理和創新活動建立免責制度,營造允許失敗、寬容失敗的基礎研究科研氛圍;要營造良好氛圍,建設一批國家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加強知識産權全鏈條保護,鼓勵科學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文/圖 黃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