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如皋市實驗初中黨總支將廉潔文化建設與課堂教學、校園活動、社會實踐、學生管理相結合,讓學生在廉潔文化熏染中涵養正氣、健全人格,有力助推了學校政治生態建設。
學生們學習校園廉潔文化
傳頌廉潔故事。“絹帕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這首詩出自明代詩人于謙的詩詞作品《入京》,其“兩袖清風”的故事,早就被如皋市實驗初中的師生廣為傳頌。不僅如此,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的“妙語拒賄”、東漢時會稽太守劉寵的“一錢太守”、東漢楊震的“四知拒金”、清代廉臣于成龍的“嚴禁節禮”、清代林則徐的“賄款上繳”……一個個古代名臣的廉潔故事,大家也都耳熟能詳。
漫步廉潔大道。如皋市實驗初中在校園東側打造了一條廉路,路兩旁,一個個書卷形的牌匾上,講述了古代清官廉吏的故事,吸引了一撥又一撥的師生前來觀賞,在耳濡目染下,這些清官廉吏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人們的腦海中,學廉、思廉、踐廉的校園氛圍日趨形成。
建構廉潔長廊。廉路的西側,學校建有主題為“學習百年黨史、凝聚奮鬥力量”的光輝(黨史)長廊,休閒時,師生們徜徉其間,接受賡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精氣神的洗禮。
建設廉潔基地。廉路的東側,學校打造了“三五九園”勞動實踐基地,旨在發揚當年南泥灣三五九旅“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優良傳統。學校還專門開闢了一塊田地,讓孩子們在勞動實踐課堂上,種茄子、辣椒、絲瓜、豆類作物等。基地路邊擺放著石磨、小推車等實物,時刻警示學生不忘南泥灣精神,保持勤儉節約優良傳統。
發掘廉潔課程。學校打造了一個個黨風廉政潤心課程:畫“蓮”話“廉”揚正氣課程,通過畫“蓮”畫、講“廉”事等活動,讓清廉之風入人心;“枇杷行”課程,通過“栽枇杷樹”“賞枇杷景”“採枇杷果”“品枇杷味”“享枇杷樂”“繪枇杷美”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另外,該校還打造了插花課程、花架組裝課程、盆景培育課程等,讓學生崇尚“真善美”,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文/圖 王衛鋒 智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