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真落實“八五”普法工作要求,近期,蘇州張家港市司法局積極探索普法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找準法治宣傳教育的切入口和落腳點,立足於“實、廣、新”三字,堅持做好“基礎性、數字性、特殊性”三篇文章,切實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影響力、滲透力。
立足於“實”,做好“基礎性”文章。張家港市司法局全面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高新區(塘橋鎮)依託關愛民生法治行“東渡法治公堂”項目,成立“堂主庫”,積極組織普法工作人員挖掘一批貼近群眾工作生活、深具宣傳教育意義的案例,以案釋法,深入企業、社區、村居,“面對面、零距離”解讀民生政策法規,解答群眾法律諮詢;錦豐鎮依託現有村、社區網格治理格局,以學法中心戶為陣地,組建多支普法宣講團隊,走村入戶,宣傳法律知識,將釋法普法工作做在日常、抓在平常。
立足於“廣”,做好“數字性”文章。張家港市司法局緊緊圍繞建設“數字法治”,探索創新數字賦能普法工作,不斷為傳統普法注入新能量、增添新活力,實現普法“零距離”;積極探索“互聯網+法治宣傳教育”模式,豐富融媒體文化創作,高新區(塘橋鎮)通過“高新在塘橋”公眾號、《法治日報》電子報和《江蘇法治報》網頁版等不同的新媒體網絡平臺,精心打造普法傳播欄目;與衛健、婦聯、工會等部門單位多次聯合開展線上普法活動,通過創作普法漫畫“以案説法”、有獎問答、法治書法作品徵集等形式,進一步加強普法宣傳,打造“輿論全覆蓋,媒體全聯動”的法治宣傳新模式。
立足於“新”,做好“特殊性”文章。張家港市司法局根據不同主體特點,深化精準普法,分別以“崗前學法”“會前學法”“班前學法”等契機開展各領域、各行業法治宣傳,不斷拓寬普法覆蓋面,進一步提升普法實效;做好青少年學法用法工作,落實青年普法志願者進校園“點餐制”普法,組織開展“青春伴法行,普法共成長”“法治護航青少年助力健康成長”“法治繪護成長”等法治宣傳教育,實現12個區鎮(街道)青少年普法教育全覆蓋。(文 王佳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