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蘇省已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11.8萬套(間)
來源:新華日報  |  2023-12-08 17:26:54

  原標題:今年我省已建成保障性租賃住房11.8萬套(間) 低租金高品質,成就青年舒心港灣

  新華日報記者採訪獲悉,江蘇連續兩年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十四五”期間全省將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58萬套。2023年13個設區市全部提前超額完成任務,截至11月底,全省共實現新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17萬套(間)、基本建成11.8萬套(間)。

  租賃社區免費提供考研自習室

  12月1日,距離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還有23天,南京傳媒學院大四學生張藝霏正在考研自習室裏全力備戰。這個自習室是瑾家瓏熹臺租賃社區向租客們免費提供的,每天都坐滿了復習考研、考公的青年。張藝霏告訴新華日報記者,從學校搬到這個租賃社區租房,她看中的是這裡的房子有單室套不會被干擾、運營方管理規範、物業配套設施完善,還住著一群和她一樣準備考研的年輕人。

  瑾家瓏熹臺位於南京地鐵1號線中國藥科大學站旁,是江寧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周邊高校環繞,租賃需求旺盛。該社區由14棟18層住宅建築組成,有2588套房源。項目店長孔雲翔介紹,目前出租率96%,有超過八成租客為35歲以下人群。

  張藝霏租住的是一套面積為30平方米的單室套,有廚房可以做飯,具備洗衣機、衣櫃、沙發等設施,還有獨立衛生間。“租金雖然是爸爸媽媽支持的,但也不能大手大腳。學會精打細算,也是為畢業後獨立生活做準備。”張藝霏父母希望她能夠留在南京工作,對此她有些壓力,“要留下來,除了找工作以外,住也是個大問題。”她盤算著,現在住的租賃社區租金合適、環境氛圍好,還臨近地鐵站,如果工作以後通勤方便,還想繼續住下去。

  低租金高品質,滿足新市民需求

  近年來,江蘇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以保基本、廣覆蓋、多層次的原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不設戶籍、收入線門檻,以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且要求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租金。

  張藝霏説,房産仲介曾向她介紹過一套月租金為1900元的住處,是一間地下室,無採光。而她現在租住的公寓,每月租金為1732元。

  “以前,高性價比的公寓租金和優質的服務與配套不可兼得。現在,這種情況已被打破。”孔雲翔説,“國企房東”的屬性讓低租金成為可能。他們公司的項目有3種戶型,30平方米單室套租金在2000元左右,65平方米兩居室租金2800元左右,95平方米三居室租金3600元左右,價格是周邊市場價的九折。品牌化運營讓這個項目同時還具備了“高品質”:大部分房間朝南,採光充足,小區裏人車分流,綠化率達35%,還有共享廚房、健身區、桌球電競、影音區、閱讀區、兒童遊樂區等。

  蘇州以其先進製造業産業集群吸引著來自國內國際的人才。這些“新市民”對租賃住房有著旺盛的需求,同時對居住品質也有更高的要求。

  兩棟樓共1338套精裝公寓,出入有人臉識別系統,社區裏有花園、籃球場、健身房、公共休閒區,配備專業的物業管家和保潔團隊,每個月都有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這樣一個高品質的租賃社區竟然也是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它是位於蘇州姑蘇區的CCB建融家園天薈公寓,2022年被納入姑蘇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合適的租金、舒適的居住體驗,讓這個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很快贏得新市民、青年人的青睞,投入運營一年以來已實現90%的出租率。

  江蘇省高度重視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省政府將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列入省高品質發展重點工作考評,將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等5個城市作為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十四五”期間,全省要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58萬套,其中蘇州、南京兩個外來人口眾多的大城市分別為20萬套和15萬套,佔全省的60%。

  多渠道籌集,讓青年安居更安心

  “來時一個包、安下一個家、共建一座城”,“讓青年安家”成為提高城市吸引力的重要舉措。在住建部2023年5月份印發的《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可複製可推廣經驗清單(第四批)》上,常州“強化工程品質驗收監管、加強保租房建設運營管理”的做法入選。

  位於常州市天寧區蘭陵街道的“蘭陵·集”青年部落人才公寓,曾是年久失修的國有閒置資産,經過改造,老舊賓館變成時尚又舒適的人才公寓社區。這裡是土地資源緊張的常州主城區,周邊有諸多企事業單位,對公寓的需求量非常高。盤活國有閒置資産,天寧區通過“騰籠換鳥”為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據了解,常州出臺了《關於加強新建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的通知》,規範工程品質管理、品質驗收工作以及驗收流程等。同時開發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管理平臺,與省住房保障監管系統數據聯網,對常州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和監督。

  在金壇華羅庚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內,2022年底投用的中創新航四期宿捨已有員工入住。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綠化率達32.68%,可以為近萬名人才提供安全、舒適、溫馨的生活環境。在武進區,擁有“最美湖岸線”的藍灣國際人才公寓進入裝修階段,將打造成園區首個五星級國際人才公寓,投用後將形成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人才港灣。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讓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要求各地政府在土地、稅費、金融方面提供支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引導多主體參與投資建設和運營保障性租賃住房。各地通過存量非居住房屋改造、支持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支持産業園區利用生活服務設施配套用地建設、適當利用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等方式,多渠道建設和籌集房源。

  新市民、青年人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激發城市活力的重要力量。江蘇省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數量不斷攀升,惠及人群不斷增加,住房保障覆蓋率顯著提升。城市正張開雙臂熱情擁抱新市民、青年人。(新華日報 記者 劉霞)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