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祭·十年
來源:南京日報  |  2023-12-13 09:51:29

國之祭·十年

2014年12月13日,首次國家公祭儀式上,“國家公祭鼎”揭幕。

國之祭·十年

2015年12月13日,第二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楊翠英(2019年1月28日去世,享年96歲)手捧蠟燭悼念遇難的親人和同胞。

國之祭·十年

2016年12月13日,參加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的人員身著雨衣,神情肅穆。

國之祭·十年

2017年12月14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正式推出新版《南京大屠殺史實展》,首次向公眾開放。

國之祭·十年

2019年12月3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葛道榮(2023年1月21日去世,享年96歲)參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活動。

國之祭·十年

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放飛和平鴿。

國之祭·十年

2021年12月13日,第八個國家公祭日,防空警報響徹南京上空。車輛停駛、鳴笛,交警、駕駛員、乘客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

國之祭·十年

2023年12月12日,第十個國家公祭日前夕,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挹江門叢葬地,參加“12·12 和平之夜”接力誦讀活動的青年大學生手持鮮花為逝者默哀。

國之祭·十年

2022年12月13日,第九個國家公祭日,紫金草藝術團童聲合唱團30名孩子在“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上演繹《蠶豆歌》。

國之祭·十年

2018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兩位去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舉行熄燈儀式。2023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6週年,12月13日是第十個國家公祭日。

  “昭昭前事,惕惕後人。”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從地方性悼念活動到國家公祭儀式,12月13日成為一個以國之名,舉國同祭的紀念日。

  在國家公祭儀式現場,下半旗誌哀,全場奏唱國歌;防空警報拉響,全城車船停駛鳴笛,行人市民就地默哀。在《國家公祭獻曲》的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禮兵將花圈敬獻于公祭臺上;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深沉的鐘聲,和平鴿展翅高飛。

  從第五個國家公祭日那一天開始,首部國家公祭地方性法規——《南京市國家公祭保障條例》正式實施。每年公祭日前後,南京還會開展“紫金草行動”、“和平許願墻”簽名悼念活動、“和平之夜”接力誦讀活動等等。

  回眸這十年,從個人記憶、家族記憶,到國家記憶、世界記憶,我們對和平的祈願永不止息。(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 記者 張璐 崔曉 蔣琰 段仁虎 孫中元)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