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世界文學之都與文學大家面對面”(以下稱“與文學大家面對面”)第二十二回活動舉辦。
“與文學大家面對面”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指導,南京市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辦事處、西善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西善橋街道影視文旅中心、南京止一堂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南京·初見知旅共同體承辦。
活動現場,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李徽昭任學術主持,湖南省作協原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湖南作家王躍文與南京讀者共同分享他的最新長篇小説《家山》。
讀者踴躍購書
《家山》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聯合出版,供不應求,2023年8月第四次增印。
本次對談主題為“文學裏的家與國——以《家山》為例”。對談開始,王躍文就從《國畫》展開,延伸到《家山》的創作過程,坦陳在南京“如見故友”的心情。他強調,類似“如見故友”這樣的激勵,是他寫作的動力。
“《家山》是一部日常敘事化的作品,經過這些生活日常的描摹,寫出中國人的精氣神。如果往大一點説,是人們的價值觀、社會觀,包括人們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這些畫面的背後都折射著時代的變革。小説取名《家山》,家不僅僅關乎血緣,家是包括土地、親情、傳統等在內的複合概念。中國幅員遼闊,居住環境各異,山可以視為國人的根脈所在、故土所在。”他説。
王躍文談興甚濃
王躍文説,小説《家山》包含了兩條主線:明線為沙灣村的煙火生活,暗線為革命歷史敘述。雖然革命歷史主題並沒有被直接當作小説主題來描述,但是,小説中每個人物的命運,沙灣每天的日常生活,實際上都與這個時代、這個革命有著密切的關係。
學術主持李徽昭
現場,王躍文也談到了江蘇文學。他説:“我用兩個字來表示我的感受,就是‘致敬’!南京是‘世界文學之都’,像我熟悉的蘇童、葉兆言、畢飛宇等,他們身上所呈現出的藝術氣質,他們的作品,或者聽他們平時的文學布道,都讓我有深切的體會,向江蘇的作家學習。”他的謙遜,贏得現場掌聲一片。
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文學》雜誌主編沈念,詩人張戰,西善橋街道、南京止一堂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等出席活動。
12月17日,王躍文還應中山陵園管理局邀請,在中山大講堂舉辦文學講座。(文/圖 梁平 范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