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助力將“冷資源”變成“熱旅遊” 冬日伊犁綻放江南春景
新源縣那拉提景區,馬隊正在進行表演。 萬程鵬 攝
昭蘇縣天馬文化産業園裏,工作人員在進行世界名馬展示。萬程鵬 攝
特克斯“盛世華疆·九宮城遊園”點亮夜經濟。 萬程鵬 攝
新疆伊犁四季皆美,冬季更是別具韻致。長期以來“夏營冬休”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改變“冬季是淡季”思維定勢,在江蘇援疆力量的支持下,將“冷資源”打造成“熱旅遊”。2023年11月,伊犁州接待國內遊客365.1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1.12億元,同比均實現超大幅度增長。
冰雪旅遊這張新名片如何打造?12月20日—12月23日,《新華日報》記者跟隨“四季看新疆”之“追著雪花看新疆”主題採訪活動走進伊犁一探究竟。
“夏營冬休”成為過去時
喀爾坎特大草原上,近200匹駿馬在雪地上奮蹄揚鬃,似一陣狂風席捲而過,掀起一片雪霧……草原的壯美與天馬的英姿相互襯托,構成一幅力與美奔騰的詩意畫卷。隨著冬季旅遊“閘門”的打開,位於“中國天馬之鄉”昭蘇縣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天馬文化園,成為推進當地“旅遊+馬産業”融合發展的又一新引擎。
近日,位於伊犁河谷東端的新源縣,7個A級以上景區首次全面開放,兩家滑雪場開門迎客,一系列冬季旅遊産品吸引著天南海北遊客共赴“冬日之約”。“以前我們這裡被稱為‘冬風小鎮’,一到冬天風呼呼地刮,道路積雪齊腿深,連出門都困難,如今冬風變成熱風了!”那拉提景區旅遊發展管理局副局長車華興奮地告訴《新華日報》記者,2023年景區接待遊客超25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引進江蘇無錫靈山集團等知名文旅企業,品嘗來自江蘇揚州冶春茶社的正宗淮揚菜,留宿在極富特色的那拉提金陵山莊泡溫泉……新疆的中高端旅遊産品供給越來越豐富,江南“春風”也吹進遊客的心。“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和各縣市工作組今年引進文旅項目41個,總投資74.87億元。”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綜合組副組長、伊犁州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向陽介紹,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立足伊犁州冰雪旅遊經濟發展實際,從頂層設計出發,引入江蘇等地先進理念和專業人才,以規劃引領、招引社會資本參與、提升管理服務水準等為主要抓手,通過開發“運動+觀光+民俗體驗+節慶+休閒度假”系列産品,支持伊犁州打造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打造千億級旅遊産業,實現旅遊業生態綠色可持續發展。
夏季遊向四季遊轉變、白天遊向全天遊轉變、觀光經濟向産業經濟轉變、點線遊向全域遊轉變……截至12月24日,伊犁州2023年累計接待國內遊客7326.31萬人次,同比增長100.87%;實現旅遊收入503.94億元,同比增長160.12%。
夜幕降臨,新開街的特克斯“盛世華疆·九宮城遊園”熱鬧非凡。歌舞、花車巡遊、沉浸式演出,點亮特克斯冰雪夜經濟。特克斯縣委常委王萍介紹,2023年特克斯縣新增500多家餐飲企業,民宿酒店數量創歷史新高,僅今年對外開放的民宿就多達300多家。書吧、咖啡吧、酒吧等豐富的旅遊業態也給當地冬季旅遊注入新活力。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鄉就業
自1997年以來,江蘇持續26年對口支援伊犁州,讓這片土地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伴隨著冬季遊的快速升溫,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冰雪産業的參與者、受益者。
1999年出生的阿依達娜,是新源縣那拉提景區的一名導遊,2022年從新疆大學旅遊專業畢業後,于2023年4月正式上崗。“我家在距景區僅16公里的阿爾善村,村裏許多年輕人都在景區工作。越來越多的人家做起民宿,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成為當地發展冬季旅遊的一支生力軍。23歲的葉爾達今年夏天從新疆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最年輕的馬隊成員。在旅遊旺季,他帶著遊客騎馬穿越草原,講解哈薩克族牧民的生活習俗和當地風土人情。一個雪季下來,收入有兩萬多元。
在不斷發展的家鄉,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新建的滑雪場也成了許多人夢想開啟的地方。
出生於塔亞蘇村的葉爾森今年33歲,曾是國家越野滑雪隊的一名專業運動員。2022年退役前,他還以試滑員的身份參與了北京冬奧會。“我的家鄉有很好的冰雪資源,也有很多運動好苗子,我想盡我的力量去培養他們,幫他們站到更高的領獎臺。”闊別故鄉近10年後,帶著滿腔熱情歸來的葉爾森成立“冠軍馬隊”,為遊客開展雪地賽馬、馬拉爬犁、叼羊等冬季表演項目,還辦起了青少年越野滑雪隊,教孩子滑雪。“我是哈薩克的雄鷹,是去外面看過世界的人,現在我要為我的家鄉貢獻一份力量。”葉爾森説。
返鄉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喚醒”家鄉的冬天,他們構成冬日旅遊的靚麗一景,也是江蘇數十年援疆成果的生動注腳。據介紹,自2019年至今,那拉提景區已獲投援疆資金3000多萬元。在江蘇援疆指揮部的支持下,景區與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同濟大學等頂尖策劃設計團隊緊密合作,以高層次、高水準規劃設計為引領,優化旅遊空間佈局,豐富旅遊産品業態,並經過數年培育,那拉提“四季皆遊”的旅遊新格局逐漸形成。
“潤心”教育書寫“高分答卷”
江蘇堅持把“智力援疆”放在重要位置,全力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新華日報》記者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鎮江高級中學時,來自句容實驗高級中學的陳秀鳳老師正在給孩子們上語文課。可克達拉市鎮江高級中學,是鎮江市對口援疆迄今為止單體援疆資金投入最大的“交鑰匙”工程,以“校長+中層+學科骨幹”模式“組團式援疆”,先後有兩位名校長帶領5批援疆教師97人次來校任職、任教。2023年該校高考本科上線率達97.9%、一本上線率達58.4%,成為當地一張新的教育名片。
教育援疆的“高分答卷”如何書寫?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援疆老師、可克達拉市鎮江高級中學副校長嚴龍梅告訴《新華日報》記者,2023年以來,學校結合兵團高中特點,立體推動校本化課程思政建設,積極開展“潤心”臺曆製作、給兵團英雄寫信“漂流”活動,語文、政治教師合作,歷史和地理教師合作開設研討課,通過多學科跨界,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一個個藏于教學樓裏的“新空間”,也映射出美好教育的側面:在創客教室裏,學生們聚精會神地研究機器人、無人機、3D列印等“科技玩具”;在“潤心文學社”裏,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得到充分展示;在生態展示館,栩栩如生的展陳讓人驚嘆于校園裏的“別有洞天”。學生們的眼界和認知,在一項項“潤心”教育中不斷被打開。
近年來,江蘇援伊前方指揮部不斷深化教育幫扶力度,大力實施“蘇韻伊情”教衛提質工程,讓伊犁州的校園新風勁吹:與南京師範大學共建“蘇韻伊情”蘇伊基礎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加大優秀學生培養;南通教育專家來到當地中小學(特殊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班上講學,深化“傳幫帶”作用;南京市拉薩路小學教育集團1200余名教師送教培訓活動,共舉辦20場主題講座、12節教學研討,深受當地師生歡迎;指導職教學校學生參加自治區技能大賽,獲獎108項,其中一等獎21項,實現多項零的突破……教育援疆,讓孩子們在更好的教育中成長為更優秀的人。
小學生們認真學寫毛筆字,老人們聚在一起樂享晚年生活,村裏的“直播達人”正在為農産品帶貨……這是《新華日報》記者在昭蘇縣喀夏加爾鎮見到的動人場景。聚合江蘇所能、聚焦伊犁所需,在援伊工作紮實推進的過程中,江蘇深化拓展文化潤疆,讓冬日伊犁不斷綻放江南春景。伊犁州展現出的迷人新姿,導遊阿依達娜看在眼裏。她告訴《新華日報》記者,村裏做民宿的人多了之後,不光收入增加了,大家的眼界、格局也都變得不一樣了。“人明顯變得開闊,對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不再像以前,眼裏只有放牧這一件事。”阿依達娜笑著説,現在連自己75歲的奶奶也學會刷抖音了。只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家鄉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新華日報 記者 陳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