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來源:交匯點新聞  |  2024-01-29 10:14:48

  “連結一所學校、培育一名教師、建立一套特色課程體系”。

  從一顆種子,到生根、發芽、育朵、綻放。3年來,由江蘇創新開展的“用藝術啟迪心靈——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已在江蘇、陜西、江西、西藏4省(自治區)19個縣(區)實施,覆蓋了40余所鄉村小學,惠及近5000名孩子。來自江蘇的美術工作者們,見證著這支奇妙的“畫筆”,在中國大地上傳遞著美的力量、愛的感動。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清晨,從海邊小鎮出發 去省美術館看自己的展覽

  全校100多位學生,1位美術老師。走進這樣一所鄉村小學,能有什麼樣的意外發現?

  2024年元旦前,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跟隨江蘇省美術館“用藝術啟迪心靈——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工作團隊來到鹽城市大豐區三龍鎮漁業小學,見證了“美育”在孩子們身上發生的奇妙反應。

  這是坐落于蘇北平原上的一座濱江小鎮。走進漁業小學,大海的氣息,仿佛不遠了。教學樓後,校園一角是一排平房。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間是有模有樣的“美術展覽館”,另一間是乾淨溫馨的多功能室。走進去,伴隨著刀刻木板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正在這裡認真刻著版畫。

  時間回撥到半年前。2023年9月27日,江蘇省美術館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觀眾——漁業小學的校長和老師們帶著十來個孩子興奮地走進展廳。一轉身,孩子們開心地跳了起來,“快看,那張海報上有我們刻的版畫!”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鹽城市大豐區三龍鎮漁業小學參觀江蘇省美術館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這是全省最高的藝術殿堂。這些農村娃娃們的作品第一次公開展出,就登上了不少藝術家都夢寐以求的藝術聖地。

  當天正在展出的是“以美育人·江蘇省青少年美術作品雙年展”,展覽共匯集了380件來自全省各地青少年的美術作品,其中有30多幅版畫作品來自漁業小學。

  “那真是令人難忘的一天!”美術老師謝文清回憶,為了帶孩子們來看自己的展覽,學校租了一輛中巴車,一大早從三龍鎮出發。10個孩子,9個是第一次去南京。小朋友們一上車就嘰嘰喳喳,雀躍不已。

  謝文清想起了一個細節:車子駛入南京的時候,孩子們的反應居然是:“哇,這裡有山哎!”她一直以為,孩子們到了南京,會羨慕這裡有高樓大廈和大馬路,會好奇這裡的繁華,但孩子們的視角總讓人感到驚喜。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和自己的作品合張影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一下車,孩子們飛奔進展廳,去找尋自己的作品。“五彩的自我”互動裝置前,孩子們看著白墻上五彩斑斕的影子,興奮地“凹”出各種造型,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興奮。不一會兒,在展廳一角找到了自己的作品,歡鬧聲再次響起。

  “《江船》《親昵》《丹頂鶴》《鸕鶿》,哇,我有四幅畫入展了!”智美玲笑道。“快看,這兩幅是我畫的——《七彩的自己》《海底生物》。”梁子寒一邊説一邊拉著同學來看他的畫。張靜在她的《七彩魚》和《彩色麋鹿》前拍照留念。吳夢琪同樣也有四幅畫入展,《獨木舟》《靜物》《勺嘴鷸》《中華秋沙鴨》,漁娃們對海邊景物似乎十分偏愛。謝文清記得,當時的展廳裏有一則關於這些孩子們的視頻,大家看了一遍又一遍,怎麼都不肯走。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孩子們在“五彩的自我”互動裝置前

  這些版畫作品的展出,正是江蘇省美術館“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走進漁業小學的成果。

  校長季蕓還記得,2023年6月8日,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來自省美術館的公共教育團隊第一次走進學校考察,深入了解漁娃和堅守漁村的老師們。這個偏遠的漁村小學,也許是因這一次偶然的機緣巧合,“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了。

  “那次考察給我們印象深刻。”省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主任高木説,即便是當下這樣飛速發展的時代,鄉村青少年的美育資源依然存在不平衡甚至缺失的狀況。在謝文清老師來之前,這所漁業小學沒有專門的美術老師,語文、數學老師代上美術課,上課常常就讓孩子們照著圖片畫。“那時,我就想著,一定要讓美育計劃給他們帶去改變。”

  於是,接下來的7月,謝文清應邀來到南京,在省美術館劉彤彬副館長的指導下,開啟了為期20天的專業培訓。緊跟著,在酷暑難耐的時節,省美術館的老師們又走進漁業小學,不僅對漁娃們進行指導,還帶去了多種版畫用品,豐富了“情牽漁娃 愛心暑托班”的課程。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孩子們入圍這場展覽的30多幅作品,就是在美育計劃中誕生的。”高木邊説邊展示著照片,“剛去漁業小學的時候,那裏唯一一間美術教室是省美術館的老師們一起打掃佈置起來的。”

  “畫畫改變命運” 從美術課到“小美術家”

  不久前,謝文清發了一條朋友圈:“畫畫改變命運”。她記得,4年前自己剛從南京藝術學院版畫專業畢業,來到這所農村小學時,她還有點不適應。城裏孩子們習以為常的水彩顏料、油畫棒,這裡的小朋友都沒見過。上美術課時,有些孩子連水彩筆都帶不來。

  “但是現在,她們身上發生的變化實在太大了!”謝文清激動地説。

  冬日裏的漁業小學,孩子們正在上著一堂特殊的美術課。他們各自施展巧手,塗抹著心中的丹頂鶴,仔細描摹在紙上,再反印在一塊塊木板上。接下來,孩子們有模有樣地拿起刻刀,圓口刀刻線,平刀負責鏟大面積,一雙雙稚嫩的小手,熟練地操作著。哪該鏟掉,哪該留下?創作一幅版畫的流程,遠比在紙上作畫要複雜。埋頭創作的孩子們臉上有點羞澀,但個個心中有數,顯得老成熟練。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教室一角,謝文清和省美術館的專業老師,正耐心細緻地指導著孩子們。滾勻油墨,鋪上印刷紙,用力壓實,揭開,一隻只丹頂鶴呼之欲出,翩然紙上。

  “小玲是個在繪畫方面極有天賦的女孩。我來這裡任教,開設了版畫社團後,她就一直是社團成員。現在,她從刻木版到印製再到洗版,每一個步驟都很熟練,還參加了大大小小各種比賽,多次獲得佳績。現在全校都知道小玲同學擅長繪畫,這讓她變得更加自信了。”謝文清説。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小藜。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她自小由爺爺奶奶帶大。老人家常常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疏導,小藜變得孤僻倔強,有時甚至還會有自殘行為。

  有一次,她的班主任找到謝文清,問:“可不可以讓小藜加入版畫社團?因為小藜説,她喜歡畫畫。”

  剛進社團,小藜不能長時間坐著安靜地畫畫,老師説話,她還習慣性地回兩句。謝文清回憶,“直到開始嘗試刻膠板,我發現,她能耐心地坐著認認真真把一幅作品刻完。從那之後,我經常誇她,每次表揚一小點,慢慢地,她變得越來越好。”

  2023年立夏,小藜還親手在鵝蛋上畫了畫送給老師,每一個見到漂亮鵝蛋的老師都會去誇一下小藜。到了2023年秋季學期,小藜的變化讓人驚嘆,她不再是當初那個會跟小夥伴鬧矛盾、和老師頂嘴的小女孩了,至少在版畫社團裏,她已經變成了老師的得力小幫手。老師們都感慨,小藜的進步實在太大了。

  “從省美術館回來,孩子們變得更加大膽地去嘗試和表達了。農村的小朋友,見世面還是很重要的。”謝文清感慨。

  校長季蕓説,漁娃們走出漁村,到省美術館研學,參觀各類藝術場館,和自己展出的作品合影……這一切的經歷,都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著他們,使他們變得更容易發現美好的事物、更加熱愛生活。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孩子們展示自己製作的版畫臺曆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孩子們製作的版畫文創産品

  2024年,孩子們還自告奮勇做起了版畫的文創周邊。他們齊心合力做了一批版畫生肖日曆,整整5天,276張紙,印了22版,裝訂了20本。孩子們説,想把這些作品義賣後,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

  在憨態可掬的生肖小動物旁邊,孩子們有模有樣地簽上了名:1/22,套色木刻,十二生肖·龍,XXX。

  這是標準的藝術家簽名。有誰知道,這裡將來不會走出一位藝術家呢?

  這支畫筆一路向西 傳遞了3000多公里

  其實,這是一場持續了三年的“美的接力”。早在2021年,省美術館就聯合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共同發起線上線下聯動的“用藝術啟迪心靈——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通過搭建“互聯網+美育”的新型教學平臺,打造集線上線下美育活動為一體的公共教育品牌。

  幾年來,這支畫筆一路向西,傳遞到了3000多公里之外的西藏。

  “同學們,這就是‘永字八法’,體現了中國書法的點畫之美……”2022年12月,省美術館“數字化公共教育實驗室”中,江蘇書法家對著攝像頭,生動講述著書法之美。另一端,數千公里之外的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南京實驗小學,幾十位小學生正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這堂“雲上藝術課”。

  “讓我們一起拿起手中的毛筆,來試著寫一個字吧!”江蘇書法家對著攝像頭,耐心地教授著毛筆的握筆方法,西藏的孩子們紛紛拿起手中的毛筆,開始有模有樣地摹寫起來。

  墨竹工卡縣南京實驗小學的老師桑丹感慨道:“孩子們平時很難接觸到這樣的課程,感謝來自江蘇的老師,讓我們的學生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送畫材、送圖書,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益美育課程……加入這場活動的江蘇老師們,除了藝術家,還有一批中小學名師。他們帶來了美術教研比賽中的獲獎課程,還有省美術館關於“新金陵畫派”“浮水印木刻”等特色賞析課程,既開拓了孩子們的眼界,又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

  南京市浦口區車站小學教導主任邢琳琳一談到“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的送教活動,便離不開“感恩”二字。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走進陜西商洛市柞水縣杏萍鎮中心小學

  車站小學的生源主要來自其周邊的車站、西葛兩個自然村的純農戶,也有一些外來務工子女,全校150多名學生,但美術等技能學科因師資力量有限,一般由主學科老師兼任。“2021年後,省美術館、圓夢基金會、區青少年宮的注入,讓學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專業美術課。”邢琳琳介紹,自2022年起,單是省美術館就向學校送教6次,課程內容豐富多彩,有掐絲琺瑯製作、神奇的海底世界、同心築夢共繪長卷、服裝設計、版畫等。

  六年級的王瑾萱同學從小喜歡畫畫,她説,“以前我只在本子上用畫筆設計過服裝。後來,省美術館的老師給我們寄來了各種道具,我為小人偶製作了一條馬面裙,真是太有意思了!”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2023年10月,省美術館“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小分隊來到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城關小學、丹鳳縣丹水小學等4所小學。

  “丹水小學在山坳裏,我們從商洛坐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顛簸了快3個小時才到,所有人都暈車了。”回想起那次經歷,省美術館公共教育部的夏春子和黃可揚深感難忘,“我倆都是學美術專業的,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會走進大山,給那裏的孩子上美術課。”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那一堂難忘的美術課,始終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孩子們第一次拿起刻刀,小心翼翼地在木板上刻下畫作,再刷上油墨,用紙翻印。《功夫熊貓》《雪山狼王》《狂野大狗熊》《黑熊戲水》……一幅幅鮮活的畫面,配上一個個趣味盎然的名字,孩子們圍著自己的作品左看看,右看看,相互點評,興奮不已同時又不約而同地問:“老師,你們什麼時候再來?”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同樣的一堂版畫課,也為商洛市鎮安縣城關小學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向藝術的大門。在校長袁仁義看來,一堂美育課甚至可能對孩子的一生産生影響。“以往我們的美術課以欣賞為主,最多就是臨摹教材上的畫。這次‘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帶來了全新的理念,讓孩子們從欣賞到現場參與、親自創作,體驗感非常好。”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商洛市鎮安縣城關小學的孩子們在“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線上課程中製作的小盆景

  城關小學美術教師王瑋也説,那次課後,她開始思考如何在美育方面進行創新,如何基於教材結合本土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把美術課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讓傳統文化浸潤孩子們的童心。

   “面向人人” 讓美的花朵開遍城鄉

  幾年來,江蘇的一位位藝術家參與到美育計劃中,他們也收穫了“雙向奔赴”的驚喜。省美術館下屬的浮水印版畫材料與技術研究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的藝術家邢思東、安沂南多次參與了這項計劃的現場教學。在他們看來,作為浮水印版畫發源地,江蘇的版畫基礎好、人才多。而且,這項藝術可以快速上手,好玩、效果出乎意料,常常給人帶來驚喜,這是“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重點採用版畫的原因。

  藝術家參與美術教育,有什麼不一樣的美育視角?

  “版畫是比較強調製作工藝的藝術,不僅僅是做出一個作品,更希望大家體驗到藝術創作的過程。”在兩位藝術家看來,這些課程的核心是培養孩子們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在孩子們心中種下的,除了“藝術”,還有美的更高層級——“理性”。“藝術並不是虛無縹緲,只靠靈感。實際上,做版畫時,從設計、製作到印刷,都需要理性分析和規劃,對培養一個人的執行能力很有效果。”

  2023年12月27日,江蘇省美術館“美育實踐基地”在漁業小學正式掛牌。經過半年多的精心培育,“連結一所學校、培育一名教師、建立一套特色課程體系”的“三個一”模式在這裡初見成效。

一支魔法畫筆:飛躍3000多公里 “鄉村青少年美育計劃”浸潤童心

江蘇省美術館“美育實踐基地”在漁業小學正式掛牌

  “互相奔赴的感覺,原來這麼好!”劉彤彬説。活動持續在這所鄉間小學開展,不僅為當地學生創造了一個多元、開放和富有創意的學習環境,而且通過這所學校,周邊地區的美育教育發展也已經開始被影響。

  “如何以教育公平為目標,均衡發展為手段,有效促進城鄉學生享有同等的教育資源,是我們作為公共文化服務單位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江蘇省美術館館長王法表示,接下來,省美術館將精選優質課程內容,撰寫教學課件、拍攝教學視頻,將課程內容集結融合出版,贈送給更多鄉村學校,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推動美的花朵綻放在城鄉更多角落。(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高利平 顧星欣)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