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龍年新春工藝美術特展在蘇州美術館拉開帷幕,集中展示桃花塢木刻年畫、蘇繡、虎丘泥人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作品308件(組),推動“非遺進古城”。
開幕式現場
特展以“三寶獻禮”為主題,包括各時期桃花塢木刻145組,蘇繡創新作品58組,蘇州泥塑虎丘泥人105組。其中,75組清康乾時期“姑蘇版”桃花塢木刻的集體亮相與105組293個人物的虎丘泥人精品集中展示為國內首次,盡顯蘇州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
本次展覽藝術總策劃、蘇州市吳文化研究會會長高福民認為,桃花塢年畫、蘇繡、虎丘泥人這三種獨特的民間藝術都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吉慶文化,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三寶聯展,有機結合,似珍珠般地串起來,互補成品牌,避免‘單打一’,不外是一種創新探索嘗試。”
展廳現場
步入展廳,一排精美的福娃挂飾映入眼簾,喜慶的節日氛圍迎面撲來。 而福娃形象正來源於桃花塢木刻年畫中的著名作品《一團和氣》。桃花塢木刻年畫是中國著名民間年畫之一,因産于蘇州桃花塢而得名。其色彩鮮明,線條流暢,構圖精巧,尤以康乾盛世的“蘇州版”最為精美與罕見。
市民觀展中
更多蘇繡和桃花塢木版年畫精品陳列在主展廳。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本次展覽中呈現的蘇繡作品在傳統花鳥的刻畫之餘,還進行了大膽創新。“沒想到蘇繡還能和物理産生這樣奇妙的化學反應。”由蘇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張美芳與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合作的科技創新繡品《金核子對撞科學圖像》在參觀者中引起熱議。作品使用了一種截面呈三角形的“異形絲”材料,通過將“異形絲”與常規真絲結合繡制,能使作品的刺繡線條産生強烈的折光感,有極強的立體效果。
虎丘泥人展則以“尋跡虎丘泥人一千年”為主線,在蘇州的風土人情間,串聯起穿越千古的虎丘泥人遺珍。一件件色彩斑斕的泥人憨態可掬、惟妙惟肖,將蘇州傳統民間藝術的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
展覽作品《海棠》 吳冠中(繪)張美芳(繡制)
桃花塢木刻、蘇繡、虎丘泥人“三寶”汲取了江南水鄉的靈秀之氣,融入了蘇州人民的智慧與匠心。“本次特展呈現眾多工藝美術優秀作品,用民間工藝講好‘蘇州故事’。”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朱艷表示,蘇州在活態傳承中有效保護、合理利用,不斷推動手工藝産業高品質發展,用創新賦予傳統手工藝新生命,為“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賦能添彩,向全世界展現蘇工蘇作的迷人魅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彩塑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胥建國認為,蘇州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名城,而虎丘泥人又是彩塑界特別而燦爛的一個分支,在中國傳統藝術界有一定地位和價值。
市民觀展中
談及策展初衷,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主任、蘇州美術館館長徐惠表示,桃花塢木版年畫、蘇繡、虎丘泥人不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更是蘇州老百姓在過年時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在龍年新春到來之際,我們選擇這三種藝術形式做一場集合特展,既想把蘇州的文化精粹集中呈現給市民欣賞,同時也是一份文化禮物,歡迎大家帶著家人朋友到展廳來,感受‘最蘇州’‘最江南’的新年氛圍,能夠真正為家在蘇州而自豪。”
另悉,本次展覽還設置了3個項目的沉浸式展廳公教體驗區,桃花塢木刻年畫、蘇繡、虎丘泥人的專業創作者將輪番登場,帶領市民遊客體驗“三寶”製作,領略“酥”到極致的“真江南”。
非遺現場展演
為了讓市民更好地共享蘇式年味,感受城市溫度,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在春節期間為市民帶來8場展覽,52場沉浸式體驗活動的“高密度”文化大禮包。
開幕式後,多位文藝界大咖學者齊聚“正道書院”,圍繞本次展覽舉行了一場研討會。會上大家紛紛建言獻策,為蘇州傳統非遺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寶貴建議。
研討會現場
與本次展覽同步推出的,還有一場龍年主題文創快閃。在蘇州美術館前的咖啡廳旁,一間小小的展廳內展出了以龍為主題的小幅創意畫作、蘇繡挂件、錢包、虎丘泥人等多款非遺文創,感興趣的市民朋友不妨在觀展之餘前去欣賞挑選,為家人朋友帶上一份文化韻味濃厚的新春禮物。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3月17日。(文/圖 張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