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通如皋市以“好人如燈”品牌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選好人、尊好人、學好人、當好人”的社會氛圍持續濃厚。2月16日,如皋市白蒲鎮惠蒲新世紀小區保潔員姜蘭芳無意撿得一隻裝有38萬元鉅款(含存單)的信封,她毫不猶豫上交小區物業,展現出好人風采,傳遞了文明善舉。
姜蘭芳發現的裝有存單和現金的信封
當天,江蘇正大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白蒲鎮惠蒲新世紀小區的保潔員姜蘭芳,在社區巡查衛生時發現了垃圾桶旁的一台舊印表機,隨即上前查看。打開蓋板的剎那,她發現下面有一個信封,裏面裝有好幾張存單和不少現金。姜蘭芳立即將這一情況向上級彙報,尋找失主。
經過清點,信封裏面共有存單五張計37萬元、現金1萬元,隨後,社區項目部立即在社區業主群裏發佈消息尋找失主,但群裏一直無人回應。於是,項目部根據存單,找到如皋工商銀行,將失主的名字和單號報銀行查詢,銀行工作人員根據這一線索找到了失主。
交還失主
失主是惠蒲新世紀小區的一名業主,他在家裏打掃衛生時,不小心把一台報廢的印表機直接扔在垃圾桶旁。得知此事後,失主激動不已,立即與該項目負責人取得了聯繫,在物業辦公室拿到了丟失的存單和現金。
撿得這筆錢的姜蘭芳家境並不富裕,她原在白蒲鎮一家服裝廠做縫紉工,退休後被聘為保潔員。“不管經濟條件如何,不是自己的錢一分不能拿。”姜蘭芳説,“這是做人的底線和原則,身邊肯定是好人多。”
拾金不昧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正能量的體現。近年來,白蒲鎮涌現出中國好人1人、江蘇好人1人、如皋好人16人、南通市文明新風典型5人、如皋市愛心大使7人、如皋市愛心團隊10個、如皋市道德模範3人、南通市優秀志願者1人……白蒲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一直致力於為道德高歌,向模範致敬,用凡人善舉點亮道德燈塔,以群體效應引領全民向善,推動千年古鎮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氛圍,興起崇尚模範、關愛模範、爭當模範的時代風尚,“微笑之城 大愛如皋”精神標識越擦越亮。(文/圖 施雯 孫榮 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