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勵企業家——“我們將更加努力,也更有信心”
來源:交匯點新聞  |  2024-03-07 17:10:19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激發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破除各種隱性壁壘”“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弘揚企業家精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多處直面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挑戰,發力精準,讓不少民營企業倍感振奮。

  民營經濟一定會釋放更強的活力

  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環境,用真招實策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市場信心。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代表團參加審議時的重要講話振奮人心、提振信心。作為紮根江蘇近30年的民營企業家,我備受鼓舞,對民營經濟和企業未來發展更有信心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數字經濟聯合會會長、南京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力斌表示,江蘇省科教資源充裕、創新動力強勁、營商環境優良,是民營經濟發展的沃土。深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更加積極主動地為民營企業排憂解難,明確市場準入條件,打造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今後我省民營經濟一定會釋放更強的活力。

  “民間資本在眾多領域中都大有可為。我們非常期待相關政策落地,在更多領域讓民間投資有所作為。”江蘇邁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友志對此期待不已、信心滿滿。作為科創板上市企業,公司一直是國內眾多航空航天研究院所的戰略合作夥伴。在民間投資方面,去年他們成功控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下屬的一家國營混改企業,並通過高效的團隊整合、研發升級實現企業煥新。他認為,我國在産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等方面,還有巨大的有效投資空間,期待可以讓更多民間投資參與其中,提升市場化運作水準,實現産研結合,助力科技創新活力迸發。

  江陰是我國縣域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民營企業是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全國人大代表,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黨委書記、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洪耀就是其中一位“模範生”。他紮根基層一線40年,從長江村村企的一名技術員成長為村主任、村黨委書記,帶領長江村走出一條産業強村之路。他期待,國家可以進一步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優化信貸投向結構等,為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黨和國家如此重視民營經濟發展,今後我們將更加努力,也更有信心。”李洪耀説。

  讓民營經濟有更廣闊舞臺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營企業顯擔當。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瑞華慈善基金會理事長、江蘇瑞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斌介紹,自2017年成立慈善基金會以來,他們持續聚焦助醫、助學、助孤、扶困、賑災五大領域,其中與省慈善總會合作的助孤項目已運行16年。截至去年年底,項目累計資助金額超過3300萬元,資助超過1.7萬人次。

  在踐行慈善事業的過程中,他欣喜地看到民營企業參與慈善事業熱情高漲。通過走訪調研,張建斌發現,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人民福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因此,他建議企業如有意願參與民生保障,發力點可以從原來的“單一救助”向“獎助結合”發展。例如,在高校設立人才基金,助力高校引進頂尖技術,進一步推動科研攻關。

  在新興産業領域,也有不少民營企業躍躍欲試。孫力斌的企業深耕數字經濟領域創新發展,還牽頭成立江蘇省數字經濟聯合會並擔任會長單位,攜手400多家會員企業共建江蘇數字産業集群。他建議,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的力量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快建立健全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數字經濟發展政策,積極搭建促進數字經濟創新服務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邵丹薇的家鄉常州,正奮力建設“新能源之都”。眼下,邵丹薇正重點關注虛擬電廠這一新能源産品的推廣應用。虛擬電廠能有效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但推廣應用還存在諸多障礙。她建議,推進省級層面虛擬電廠專項政策出臺,為民營企業開展虛擬電廠業務提供政策依據,逐步完善認定、準入、交易、結算等規則。

  成就更多民營“百年老店”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産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相關政策,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這尤其受廣大民營企業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天工國際董事局主席朱小坤表示,在前期調研中他發現,油、電、天然氣等能源在製造業成本中佔主要地位,可以合理調整符合所屬地區工業發展需要的能源價格,最大程度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我們是一家伴隨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成長起來的建築設計民營企業,是蘇州及蘇州工業園區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集團納稅近1.4億元,已連續五年納稅額超1.3億元。”全國人大代表,中衡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張謹調研發現,近年來,不少建築工程類相關企業面臨發展壓力,這些企業往往是人力密集型企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其健康發展對穩就業、穩預期、繁榮社會有重要作用。張謹建議,謹慎控制開發建設增量,加大引導提升建築工程存量與品質,鼓勵並引導建築工程類民營企業轉型,在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等領域“深耕細作”。在規劃、財政、稅收、人才特別是金融領域,打通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瓶頸,成就更多民營“百年老店”。(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劉春 崔昊)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