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6歲的小姑娘袁宇彤,在約定的上課時間,由家長帶著走進SASHA|薩莎公學藝術培訓中心(以下簡稱“薩莎公學”)工作室。
看到沙正君老師身邊多了幾張陌生的面孔,害羞的小宇彤掀起衣服矇住了腦袋。沙老師牽著她的手,輕聲細語地説:“要在聚光燈下演奏的小朋友,怎麼能怕見觀眾呢。”沙老師的話仿佛有種魔力,小宇彤立馬露出頭,害羞地笑著,她坐到鋼琴前,伸出稚嫩的小手,夠著身子放好琴譜,有模有樣地彈奏起來……
類似的場景,每天都會在薩莎公學出現。鋼琴和聲樂、繪畫等一樣,維繫著千千萬萬的家庭對於孩子探求藝術的想像,他們希望孩子在藝術上綻放天賦,但多數情況下實際驅動他們的,是對後代將來缺少藝術素質的憂患意識。
沙正君(左)輔導小宇彤現場
畢業于南京師範大學音樂教育專業的沙正君,係全國鋼琴教育先鋒人物、英國倫敦聖三一考試院認證教師、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少兒教育聯盟理事、施坦威音樂教育合作夥伴、施坦威亞太地區榮譽青年教師、施坦威公益音樂會特邀評委、肖邦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優秀指導老師、教育美學分享者。
沙正君的父母並非藝術工作者,在素質教育資源匱乏的年代,他們想讓捧在手心裏的女兒長大後可以擁有良好的氣質和修養,於是為她開啟了鋼琴學習道路。
3歲的她在父母的安排下開始學習鋼琴,9歲時鋼琴考過10級,隨後通過專業級別演奏級考試。剛念大學那會兒,她已經進入專業鋼琴教學領域,説起來一切順利得有些不可思議。本科畢業時,沙正君憑藉清秀的顏值、過硬的專業,完全可以投奔專業藝術表演團體,或是進入學校當音樂老師。但她沒有這麼選擇,偏偏留在了家鄉,走上了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奮鬥道路,開始實現自己更具挑戰力的人生價值。
由於鋼琴培訓是“一對一”教學,導致薩莎公學學位供不應求。甚至有寶媽在懷孕時就已預約排隊。所有老師每天的課程從早上10點到晚上8點,排得滿滿噹噹,老師“一對一”教學每天為10位孩子上課是常態。即便如此,沙正君每一次開會強調的都是“不忘初心”“將自己清零”,每一節課老師的情緒狀態和心態都應該保持和第一節課一樣,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場對自己的修行。
薩莎公學老師在雲南幫扶留守兒童合影
近3年來,沙正君攜手薩莎公學團隊赴雲南欠發達地區慰問留守兒童,為山區希望小學捐贈音樂器材,普及音樂教育,並多次組織學生進行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慈善義賣活動,將籌集的善款用於希望小學音樂教室建設。同時,她還不定期地組織孩子們一起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課堂教學之外,沙正君不斷尋找為學生們開闊視野的契機,每個月都會開設大師課程,如青年鋼琴家李穗榮、國際鋼琴演奏家田佳鑫等主講,讓孩子們感受更高層次的專業音樂教學。與此同時,她也一直尋找著釋放壓力的出口,她投身馬術、潛水、泰拳運動,甚至完成了斯巴達勇士比賽,跑完半程馬拉松,在通用航空報考了直升機私照駕照。
她還考取了紅十字救護員證、PADI OW和AOW潛水證,希望自己擁有更多的技能,當別人或者自己遇到需要救護的時候,可以毫不慌亂地施救和自救。
沙正君實習駕駛直升機
春節前夕,沙正君領著孩子們參加野外生存技能露營、參觀博物館、走訪“金陵第一勝跡”朝天宮、了解非遺文化,並組織江豚保護活動。收穫頗豐的丁宇宸同學説:“在朝天宮參觀時,我才真的感受到明清官式古建築群落的美麗,這是我單純看書本體會不到的。”
“孩子幼年時期接受音樂教育的經歷,會慢慢地浸入到骨子裏,使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態度、對生活的感悟、對挫折的修復與反擊都會有不一樣的審美,甚至對懵懂歲月裏的愛情,也會有更好的解讀。”沙正君笑著説。(文/圖 梁平 范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