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路上或者在商場裏是不是經常碰到掃一掃領紅包、註冊會員領積分的情況?這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動作,實際上,可能會影響到消費者的信息安全。
隨著網絡化、數據化對信息交流方式的改變,個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斷提升,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收集、利用和出售他人個人信息以謀取非法利益,導致個人隱私和財産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脅。近日,寧波銀行南京分行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金融消費者信息安全權的相關知識。
金融消費者享有信息安全權是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81號)規定的金融消費者的八項基本權利之一。
“3·15”宣傳海報 供圖 寧波銀行南京分行
具體來説,金融消費者在購買、使用金融産品和接受金融服務時,享有個人金融信息安全得到保障、不被洩露的權利。銀行作為金融機構,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客戶信息的管理,嚴格防控金融消費者信息洩露風險,保障金融消費者的信息安全。
根據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後的信息。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刪除等。
根據《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範》,個人金融信息包括賬戶信息、鑒別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個人身份信息、財産信息、借貸信息和其他反映特定個人金融信息主體某些情況的信息。
金融消費者要維護好自身的信息安全權,可以重點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妥善保管和處理個人資料。對於自己的身份證件、銀行卡、銀行(支付)賬戶等,應當注意保管安全,不轉借他人使用;提供個人身份證件複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要在複印件上註明使用用途;在廢棄快遞單、刷卡簽購單、取款憑條、對帳單等記錄了個人信息的單據前,可以進行塗抹、撕毀等處理防止個人信息被洩露。
二是確保密碼管理安全可靠。密碼是個人信息保護的第一道防線。不要使用過於簡單或與個人信息關聯密切的密碼。定期更換密碼、避免多個平臺使用相同的密碼等措施都可以讓信息安全性得到加強。
三是慎重處理敏感信息。生物識別信息如指紋、面部識別等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處理生物識別信息時,要確保使用安全的方法,並只與可信任的機構共享此類信息。(文 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