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學公園”春意濃
來源:交匯點新聞  |  2024-03-14 09:49:58

  在南京,有一種生活方式叫“文學”。在這個春和景明的季節,南京的“文學公園”也繁花似錦。

  走進坐落于雞籠山麓的南京“世界文學客廳”,一場名為“文都閱美·世界最美文學書展”的展覽,成為觀眾新的熱門打卡點。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在現場看到,這裡展示了《老人與海》《唐詩名句》《金陵小巷人物志》等數百本獲得過“世界最美的書”或“中國最美的書”的文學書籍,為讀者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互聯網時代,人們對紙本的閱讀依然一往情深。”在策展人、38次獲“最美的書”的南京設計師趙清看來,雖然現代人的大量閱讀是通過網絡完成的,但相對於冷冰冰的電子載體,紙本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溫度。而書籍設計師不僅是為書籍外觀進行“粉飾”,更是與作者共同締造書本的文化和閱讀價值。

  比如,《屈原總集》以水的意向引領讀者走進屈原的精神世界。這本書收錄了詩人有史可考的27篇作品,還在設計中處處體現水的元素。尤其是當讀者翻到其中最重要的詩作《離騷》時,淡藍色紙張被模切出波光粼粼的水紋,隨著翻閱,文字時隱時現,仿佛在水中飄動,暗合了詩人投江而死的“離去”,也見證了他在歷史長河中的“留下”。

南京“文學公園”春意濃

  而同樣是詩歌,《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則巧妙地引入一個新的視角,通過雙線敘事的方式來打開海子。橙色的紙張和白色的紙張交疊包裹在一起,橙色部分展現了海子的50余首抒情詩佳作,白色面則由中國心臟內科醫生、畫家韋爾喬的數十幅精美插畫構成。兩位同樣英年早逝的天才在一本書中“相遇”,以不同的視角和維度講述生命和世界,也構成了對彼此的補充和印證。

  正如趙清所言,展出的獲“世界最美的書”各項大獎的文學類書籍,恰恰都是以最質樸的狀態呈現,這種雅致平實而充滿書卷之氣的美感,就像是一個紙本時代的回聲,讓人感受到平靜而強大的設計力量。而來自“中國最美的書”中的文學類書籍則呈現出濃濃的東方意境,柔軟可卷的輕薄紙張、工藝的精細呈現、漢字的方塊編排、獨有的裝訂方式,傳達著中式裝幀的獨特魅力。

  身為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趙清的設計作品中也展現了他心目中的“南京印象”。幾塊城磚拼出南京首字母“NJ”,密密麻麻的底紋則由歷代文學作品中書寫南京的文字組成,它們是一座城市的內蘊,同時也是載體。

  就像設計之於文學,近年來南京也通過文學空間的打造,彰顯城市的獨特魅力。

  “爸爸上次在這裡給我聽過古人説話。”在“世界文學客廳”對面的和平公園西園“文都亭”裏,一個小男孩天真的言辭引來周圍人的歡笑。原來,站在亭子的回廊中央,可以聽到數字聲景在播放金陵古語吟誦的南朝蕭衍創作的樂府詩《河中之水歌》。

  這裡是南京“文學小路”的起點,也勾勒出整個“文學公園”的美好生活場景。近年來,南京以“世界文學客廳”為中心點,將長約兩公里的文學小道與“文學山”“文學園”“文學館”等豐富的人文資源連接起來,打造了一個開放式的城市文學體驗空間——文學公園。2024年初春時節,一場以“文都·春日繁花”為主題的“閱讀+賞春”活動再次豐富了“公園”裏的文學風景。

  “踏入這裡,人們仿佛化身時空旅者,從六朝風雅到唐宋詩韻,從明清煙火到近代往事,感受南京文學的悠遠氣韻。還可以通過手機小程式、手繪地圖導航、AR互動合影、定向聲景等數字互動方式‘漫步’其中。”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秘書長聞一武告訴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未來他們計劃從文學公園的“漫步”到金陵全城的“可讀”,賦能城市文學生態發展,打造“文學之都”的特色品牌和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立體形象。

  “作為一個南京人,是非常值得驕傲的。在中國,只有一個城市叫世界‘文學之都’,那就是南京。”趙清如是説。(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陳潔)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