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南京新劇薈入圍劇目《送別》:在藝術敘事中找尋人生答案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3-15 17:10:51

  由南京廣電集團主辦的“2024南京新劇薈”將在3月20日至3月24日舉辦,6部風格迥異的新劇將輪番登場。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南京戲劇演出致力於高水準發展的初心,更體現了南京文化藝術的多元化和創新精神。

  在近代中國文化史上,有一位精通書法、音律、繪畫、演藝的全才李叔同,大家驚羨其才華,卻不知道李叔同所經歷過的失意。

  2024南京新劇薈的舞臺上,導演、編劇王婷圍繞李叔同進行創作,帶來新作——《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傳頌至今的歌曲《送別》在劇中多次出現,唱盡了人世間的別離之殤,也表達了李叔同的一生。

2024南京新劇薈入圍劇目《送別》發出人生追問_fororder_圖片24

王婷 供圖 南京新劇薈

  《送別》將於3月20日19時30分至20時50分、3月21日14時至15時20分,在南京1913國民小劇場演出。

  這次用“送別”作為關鍵詞,嵌入了話劇,用懵懂、徬徨、棲止、放下這四幕,展現李叔同與眾不同的人生心路。王婷説:“舉手易畫,心路難摹,其間滋味,唯有先生李叔同自知,但先生的品質,卻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仰,名為送別,實難送別。”

  2023年,王婷觀摩過南京新劇薈(先行版)的展演活動,發現南京新劇薈無論是劇目還是活動都很“年輕”,題材類型和演出樣式也都不拘一格。所以2023年7月,2024南京新劇薈發佈徵集公告,在她看來是一次不錯的機會。

  而在參與南京新劇薈劇目創作過程中,她發現年輕的觀眾們不斷提出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關於“年輕人需要什麼樣的戲劇”這樣的思考已經來到眼前,她希望能從南京新劇薈出發,找到答案。

2024南京新劇薈入圍劇目《送別》發出人生追問_fororder_圖片25

《送別》劇照 供圖 南京新劇薈

  無論是主題、敘事方式、舞臺呈現甚至演員設置等,《送別》都將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呈現方式,作品以自我審視和超越為視角,順時敘事展現悲欣交集的一生。有了這樣的結構設定,王婷選擇呈現李叔同人生中的四個主要時空。

  舞臺呈現上,導演有不一樣的想法。她想呈現一種更沉浸的觀演關係,將舞臺延伸到觀眾席中,“這條長長通道一般的舞臺,其實承擔著舞臺意象,即始終在路上,在短短60餘年裏,李叔同遭遇了家國動蕩,戰火流離,也經歷了家破人亡,親友離散,但無論處於何種境遇,他都沒有自怨自艾,從未放棄過求索之路。”

  《送別》在2024南京新劇薈的演齣劇場是國民小劇場,王婷將這一舞臺空間的意象進行了轉換,化作一個白色砂礫堆積起來的圓,“這個圓一樣擁有舞臺語匯——在生活中,圓沒有棱角,又象徵著包容,同時,它也體現了一種局限。在演出的過程中,這個‘圓’會慢慢溶化,這時會發現,其實這個圓是你內心給自己設下的一個局限。”

  音樂在李叔同的一生中也佔有重要位置,話劇《送別》將用到古琴現場演奏,在人物情緒變幻時伴以悠遠的古琴。導演認為,古琴的運用主要體現的是李叔同在跟自己對話,起到了旁白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話劇《送別》的戲曲指導老師為崑曲梅花獎得主單雯。

  劇中設置了10個人物角色,王婷大膽啟用大一、大三學生,但只有三位,兩位男孩和一位女孩,也就意味著他們將一人分飾多角。使用這種跳進跳出的表演方式,王婷承認既有風險又是挑戰,或許會為觀眾帶來意外之喜。讓話劇《送別》通過展現先生卓爾不群的悲欣人生,給年輕觀眾一些人生指引。(文 何菲菲)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