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二月,春回大地,草木萌青。在這桃花初綻、柳眼含情的時節,蘇州市名人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文化公教活動“我們的‘清嘉錄’——百花生日”。3月23日下午,24位來自蘇州中、小學校的學子,身著傳統服飾,懷著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踏入了這片充滿歷史韻味的場館。
活動現場
清代文人顧祿在《清嘉錄》中曾如此描繪:“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百花生日,又稱“花朝”,這一傳統節日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早春的時節,與中秋節並稱為“花朝月夕”,共同譜寫著中華文化的華美樂章。
活動伊始,講解員以詩意的語言,為孩子們徐徐展開了一幅百花爭艷的畫卷。她引經據典,講述了“百花生日”的起源與演變,從《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到唐詩宋詞中對百花的讚美與咏嘆,每一句詩詞都如同甘泉,滋潤著孩子們的心田。
説典故
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代文人墨客共賞百花。他們聆聽了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感受了唐寅的“清溪曲曲抱山流,萬樹桃花映小樓”,品味了文徵明的“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這些名人與花的故事,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中。
挂彩綢
互動環節更是精彩紛呈。挂彩綢、抽花簽等曾經記載在《清嘉錄》裏的傳統遊戲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吳地花朝的習俗與風情。他們手持彩綢,輕舞飛揚,仿佛化身為古代的少女,在花海中穿梭嬉戲。“這是我第一次參加‘百花生日’的活動,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來自高新區楓橋實驗小學四年級的蔡雨祺説道。
抽花簽
抽花簽的遊戲更是讓孩子們興奮不已,他們小心翼翼地抽取花簽,解讀著每一個花語,仿佛在與百花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每一個花簽的花語都不一樣,我得牢牢記住,回去告訴爸爸媽媽。”來自城西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呂啟魯説道。
最後,孩子們一起動手DIY幹花相框,將春天的色彩和芬芳定格在相框中。他們用心挑選著每一片花瓣,輕輕擺放在相框裏,仿佛在為百花繪製一幅永恒的畫卷。“在‘百花生日’做幹花相框,真的很有意義。”來自高新區楓橋實驗小學五年級的蔡羽宣説道。
孩子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自豪。
活動合影
蘇州市公共文化中心名人館管理部副部長徐吟之介紹,此次蘇州市名人館“我們的‘清嘉錄’——百花生日”公共教育活動,不僅讓孩子們領略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與底蘊,更讓青少年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圖 張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