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祝賀!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陳紹良教授團隊兩項突破性臨床研究成果榮登頂級醫學期刊《柳葉刀》
近日,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陳紹良教授團隊開展的IVUS-ACS 和ULTIMATE-DAPT 兩項改變臨床實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正式被《柳葉刀》(The Lancet)雜誌收錄。這是心血管領域由中國學者主導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首次2篇同期問鼎《柳葉刀》主刊。《柳葉刀》是國際頂尖期刊,影響因子高達168.9分。
同時,陳紹良教授團隊受邀參加4月6日至9日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並在“最新臨床試驗(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LBCTs)專場”和“特色臨床研究(Featured Clinical Research,FCR)專場”分別公佈這兩項研究成果。
陳紹良教授團隊受邀參加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
IVUS-ACS研究將給冠心病患者帶來精準治療
IVUS-ACS是目前為止入選樣本量最大的、比較血管內超聲(IVUS)和造影引導急性冠脈綜合徵(ACS)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主任醫師陳紹良介紹,入選中心包括亞洲和歐洲在內的4個國家58個中心,研究入選從2019年8月20日持續至2022年10月27日,歷時3年2個月,共計入選3505例患者,有3504例患者完成隨訪,隨訪率高達99.97%,僅有1個患者失訪,這麼高的隨訪率在其他研究中非常少見。
陳紹良教授作分享
這項研究從研究設計到病例入選再到隨訪、數據整理和論文成稿前的每一次討論修改,都凝結了陳紹良教授研究團隊、每一個入選中心的研究者、隨訪團隊和南京醫科大學統計團隊的大量心血。
為什麼會開展這項研究?患者能從這項研究中獲益哪些呢?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導管室主任李小波介紹,急性冠脈綜合徵(ACS)是一類不穩定的冠心病,也是冠心病中比較嚴重需要緊急治療的一種類型,它包括不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我們知道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內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直徑狹窄超過50%,急性冠脈綜合徵很重要的特點是冠脈內斑塊不穩定,容易破裂導致血栓形成或者血栓已經形成阻塞管腔。這樣的患者就需要在充分藥物治療基礎上根據病情制定介入治療策略,由於斑塊不穩定,斑塊內脂質成分多或血栓負荷重,給介入手術帶來很多困難,比如術中操作會影響血流、支架大小著落點選擇不準等等,這些也都會影響臨床預後。血管內超聲是一種腔內影像技術,跟冠狀動脈造影不同之處是它能從冠狀動脈腔內動態地觀察冠狀動脈,可以清晰地看到冠狀動脈內膜、斑塊和中膜,支架植入前可以測量管腔大小、觀察斑塊性質、根據遠端參考血管直徑選擇支架大小、根據支架遠端及近端著落點選擇支架長度;支架植入後幫助選擇後擴張球囊大小及壓力,觀察支架膨脹及貼壁情況,從而做到精準治療。
ULTIMATE-DAPT研究使得冠心病患者服藥更安全更有效
發佈會現場
ULTIMATE-DAPT是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牽頭發起的國際多中心研究,由4個國家58個大型的知名心臟中心參與,分別是中國、巴基斯坦、英國及意大利。雖然入選的中國人群佔80%以上,但亞組分析提示,中國人群及非中國人群,其結果與整體人群類似;在非中國人群,雙聯抗血小板1月後,單用替格瑞洛較標準雙聯抗血小板方案,更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
ULTIMATE-DAPT研究結果提示對於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置入新一代藥物洗脫支架,使用1個月的標準雙聯抗血小板方案治療後,替格瑞洛單抗治療可以降低出血事件,同時沒有增加心腦血管缺血事件的發生。首次提出急性冠脈綜合徵患者1月雙抗後單用替格瑞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CCU2室主任葛震表示,ULTIMATE-DAPT研究結果的公佈為我們臨床提供了循證醫學證據。接下來我們會繼續開展相關研究,進一步分析對於合併複雜冠脈病變,高危缺血事件風險,高危出血風險等人群,PCI術後抗血小板方案。進一步探索個體化的抗血小板策略,以降低患者出血風險,不增加缺血事件的風險。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總病例數163萬人,IVUS-ACS & ULTIMATE-DAPT研究成果的發佈,將有可能會改寫現有國際指南,優化介入手術操作和術後服藥方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預後,降低醫保費用支出,減輕患者家庭負擔。
長期以來,無論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的新概念、新藥物還是新器械均來自於主要發達國家,我國心血管界主要是亦步亦趨地處於跟隨狀態。現在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上,該研究成果在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會議公佈,同時問鼎《柳葉刀》雜誌,在這個“點”上取得突破,讓歐美的醫生按照中國的方案進行臨床實踐,提高中國心血管界的地位,從而推動學科發展。(現代快報/現代+ 記者 任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