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近年來,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緊扣“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産權益”的工作定位,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自然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更高起點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江蘇省轄江臨海,扼淮控湖,全省國土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全省人均耕地0.85畝,以佔全國1%的陸域面積、6%的人口,創造超過10%的經濟總量。自然資源類型較為豐富,擁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國家重要濕地5處,林木覆蓋率達24%。礦産資源種類較多,已發現各類礦産133種,查明儲量的有69種,但人均礦産佔有量較少;小型礦床較多,大型礦床較少;非金屬礦多,金屬礦少。全省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海岸線全長約954公里,沿海灘塗總面積750萬畝,約佔全國的1/4。
在江蘇大地上,江蘇省自然資源部門全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示範樣板,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壯麗畫卷。
規劃引領,優化國土空間格局
2023年7月2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作為“多規合一”以來全國首部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規劃》科學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並將其作為約束性指標帶位置分解下達至市縣,嚴格落實用途管制,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規劃》築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深化“1+3”重點功能區,構建“兩心三圈四帶”為主體框架,全域一體、優勢互補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江蘇省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1.82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0.87萬平方千米、海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0.95萬平方千米。生態保護紅線包括了江蘇自然生態系統最重要、自然景觀最獨特、自然遺産最精華、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域,接下來還將按照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規劃分區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環境準入標準,從體制機制上守牢生態保護紅線空間範圍,規範管控人為活動,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為建設美麗江蘇提供規劃引領與空間保障。
生態修復,築牢美麗江蘇的自然本底
近年來,江蘇省以“國家山水工程”等6個國家級保護修復項目為抓手,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進一步築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基底。印發實施《江蘇省國土空間生態保護和修復規劃(2021-2035年)》,健全省市縣三級生態保護修復統籌機制,科學開展土地、海洋、礦山、濕地等重要生態系統一體化保護修復,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邵伯湖西濕地生態修復項目入選“中國山水工程”首批典型案例。國家礦山示範工程完成生態修復面積1.4萬畝,南京湯山礦坑公園入選自然資源部礦山生態修復典型案例。20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試點和16個省級示範項目全面開工建設。推進“美麗海灣”建設,鹽城修復濱海濕地超1550公頃;“江蘇省連島整治修復及保護”入選自然資源部2023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推動美麗江蘇底色更“綠”。2023年6月8日,連島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2023全球濱海論壇會議表彰了“世界遺産名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條子泥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等9個第二屆江蘇省“最美生態保護修復案例”。
嚴格保護,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堅持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建設高效發展空間。實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大力推進存量換增量、地下換地上、資源技術換空間,以産業園區、工業用地等為重點創新舉措,推動低效用地再開發與“三大工程”統籌並進,努力以較少資源佔用支撐更多優質發展增量。開展海域使用立體分層確權試點,率先構建海域空間的立體分層配置模式,合理確定養殖等各類用海標準,全面實施海域有償使用制度,科學高效配置海域資源。“十四五”以來,截至2023年底,全省單位地區生産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16.8%。成功創建15個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範縣(市),節地模式(技術)典型案例評選得到自然資源部肯定,節約集約利用江蘇經驗在全國推廣。
近年來,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牢牢守住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創新構建實施“責任+激勵、行政+市場”耕地保護機制,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耕地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全省現有耕地6150.7萬畝,永久基本農田面積5345.02萬畝。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快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建設與管理體系,深入推進礦産和海域海島資源保護,持續開展林地和濕地保護,推動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整體保護格局。嚴格保護國家和省級森林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加大生態公益林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有序推進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創建。
綠色蝶變,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踐
近年來,江蘇省著力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省級試點工作,以點帶面形成示範效應,加快探索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模式。徐州市賈汪區潘安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及價值實現案例、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發展“生態農文旅”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案例、江陰市“三進三退”護長江促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案例和常州市天寧區鄭陸鎮整理資源發展生態産業4個案例先後入選自然資源部第一批、第二批、第四批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示範案例,印發了江蘇省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第一批典型案例。
徐州市深入推進潘安湖採煤塌陷區生態修復,將千瘡百孔的塌陷區建設成湖闊景美的國家濕地公園,並帶動了區域産業轉型升級與鄉村振興;無錫市江陰市提出了“三進三退”護長江戰略,綜合運用土地儲備、生態修復、濕地保護、綜合開發等措施,形成了豐富多樣的優質生態産品供給區,促進了生態産品價值的增值外溢;蘇州市金庭鎮按照“環太湖生態文旅帶”的全域定位,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資産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積極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常州市天寧區推動傳統農業産業轉型升級,合理安排新興産業空間佈局,實現“生態築底、綠色賦能”。此外,全省各地深入探索具有區域示範效應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立足試點地區自然本底條件和經濟基礎,探索生態資源指標交易、生態産品增值溢價、生態産業化、生態補償等多元價值實現方式,進一步拓寬了豐富自然資源領域“兩山”轉化的路徑模式。
礦地融合,支撐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近年來,江蘇省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為礦業綠色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全省建成綠色礦山106家,其中全國綠色礦山34家、省級綠色礦山72家,在採礦山中綠色礦山建成率達84%。礦山企業綠色發展理念得到顯著增強,礦山面貌發生喜人變化,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推動了江蘇省礦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生態修復長江幹流兩岸10公里範圍內廢棄露天礦山213個。
為促進地質勘查行業全面融入全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大局,省自然資源廳近日出臺《關於促進地勘行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推動全省地質勘查行業與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深度融合。《實施意見》提出,圍繞國家和省重大發展戰略、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等需求,發揮地勘行業專業優勢,有力支撐服務“美麗江蘇”建設;以國家戰略性礦産為主攻礦種,兼顧省內優勢特色礦産,全面參與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完善全省“1個省級+13個市級+N個縣級”防災技術支撐體系,全面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全方位保障全省防災減災工作;以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對地質工作的新需求為導向,不斷深化礦地融合工作內涵,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礦地融合工作新模式。
海洋強省,新興産業不斷壯大
“十四五”以來,江蘇省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河海聯通,海洋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初步核算,2023年全省實現海洋生産總值9606.9億元,同比增長6.7%,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達7.5%。海洋主導産業韌性良好。海洋交通運輸業平穩增長,2023年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8.6億噸,同比增長7.6%,規模位居全國第一。海洋船舶工業穩步復蘇,佔全國市場份額連續14年總體保持領先。
海洋新興産業不斷壯大。海洋電力業加速發展,截至2023年底,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累計達1183.5萬千瓦,全年海上風電發電量達300.9億千瓦時,仍位居全國第一。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發展穩中向好,2023年海上風電安裝與運維船舶製造延續活躍態勢,成為海工市場的重要力量,具有領先優勢。
江蘇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電力業是優勢較為明顯的三大海洋産業,江蘇省三大造船指標佔全國市場份額均超過40%,海洋工程裝備增加值約佔全國的1/3,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和發電量過去10年以來,江蘇在全國均排在第一位。此外,江蘇沿海沿江港口貨物吞吐量全國第一,2億噸以上港口數量達到6個,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正全力推動海洋産業高品質發展,助力海洋強省建設。
科技創新,引領綠色發展
近年來,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打造科技平臺,建成自然資源部認定的海岸帶開發與保護、濱海鹽沼濕地生態與資源等5個重點實驗室,國土(耕地)生態監測與修復、濱海鹽鹼地生態改良與可持續利用等4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華東海岸帶、江蘇東海國土整治與生態保護等4個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設立省級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專項,投入資金1.25億元,開展了91項科技攻關及示範應用;建立貫通部、省、市、縣的衛星應用技術體系,充分發揮衛星遙感技術的“效率倍增器”作用。通過科技創新引領提升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準,全面賦能生態文明建設。實景三維江蘇建設全國領先,“天地圖·江蘇”上榜2023數字江蘇建設優秀實踐成果“十佳案例”。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2023年以來,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著力探索線上線下協同,系統內外聯動,打造自然資源科普矩陣。立足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部門及各類科研平臺和科普基地的同時,聯合省科協,聯動各類學會、地鐵、影院、圖書館、新華書店等創新開展了科普講解大賽、少兒手繪地圖大賽、地鐵“科學號”列車、“地球蛋糕”影院宣傳、“我眼中的地球”視頻徵集、自然資源科學知識有獎競答、發出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倡議、簽署海洋科普展館聯盟協議、發佈全國“三調”成果系列叢書、製作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冊、啟動“最美自然守護者”學習宣傳、免費開放科普場館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宣傳自然資源國情省情、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增強公眾節約集約利用意識、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