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4-23 13:36:10

  古戲臺遍佈城鄉,其中有4座古戲樓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24年春節以來,數百場各種戲劇唱遍城鄉,“戲”彩紛呈;省級非遺——被譽為“草臺天花板”的薛城花臺,時隔16年“重出江湖”……戲曲之鄉“你方唱罷我登場”,何以高淳?曲韻悠悠唱不盡……

  一村唱大戲,萬眾過“戲癮”

  2024年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在南京市高淳區磚墻鎮港口村、陽江鎮小花村、固城街道漕塘村等地,一連數日同時舉辦“戲節”,一場場傳統經典劇目,讓大夥過足了“戲癮”。

  在官溪河畔,僅三月份,就有十多個春節期間舞龍的村莊競相搭臺大唱“龍王戲”,來自常州、杭州、宣城等地的演齣劇團輪番上演,呈現出“村村聞鑼鼓,日日演大戲”的獨特文化景觀。在淳溪街道河城村,新建的“頌德戲樓”碑記上也如是記載:鄉風民俗多喜看大戲,眾村民身心愉悅,接親接友,勝似節日,非常熱鬧……

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_fororder_圖片2

目連戲

  伴隨著接踵而至的一個個傳統廟會,一場場鄉村大戲又將在高淳大地上唱響。“高淳人喜歡唱戲、看戲,舊時農村多唱目連戲,也稱太平戲,遇到本地發生接連的災禍,村民即于秋季唱目連戲,認為可以扭轉‘村運’,故這種戲也稱為秋戲。”高淳地方文化研究會會長魏龍雲介紹説,現在唱戲的更多原因是為了熱鬧,或慶祝村裏發生的大事,如圓譜、舞龍、建戲臺等。

  一座古戲樓,從古唱到今

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_fororder_圖片3

古戲臺

  位於高淳區固城街道劉家垅村的萬壽臺,是江蘇現存最古老的戲樓之一,見證了高淳源遠流長的戲曲文化,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高淳,一座座古戲樓櫛風沐雨,不僅是戲曲盛行的一大明證、活的歷史,而且融入了木雕、磚雕、彩繪等鄉土美術,成為一座座民間藝術博物館。

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_fororder_圖片4

東壩戲樓

  高淳有名的古戲樓有東壩戲樓、滄溪戲樓、吳家祠堂觀樂臺以及茅城戲樓等,它們是歷史的見證、村鎮的地標性建築,至今仍然弦歌不斷,成為當地百姓重要的文化活動場所。

  一台冠江南,草臺“天花板”

  “石臼湖邊‘三稀奇’:薛城花臺長蘆龍,夏家推車碰到雲”,這是流傳在高淳民間的一句俗語,説的是石臼湖畔的三種特色民俗活動:薛城邢氏花臺、長蘆楊氏抬龍、長樂夏氏龍吟車,其中花臺名列“三稀奇”之首。

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_fororder_圖片5

薛城花臺

  薛城花臺是用木料搭建的臨時戲臺,選址在“古社”前的“鳳凰地”,背靠水、面朝廟,取“丹鳳朝陽”“近水樓臺”之意。戲臺猶如縮小的宮殿,無論遠眺近看,其氣勢之雄偉、規模之宏大、舞臺之精美、裝飾之華麗,極具觀賞性、藝術性,已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

  有趣的是,每逢薛城邢氏興花臺,隔壁長樂村夏氏必出龍吟車——一種高達4米多的獨輪推車。長樂村搭建草臺,與薛城花臺呼應,共唱民俗非遺“對臺戲”。

  一副戲臺聯,品出世態味

  高淳戲臺多,無論是戲樓還是草臺,不僅裝飾講究,最引人注目、評頭論足的還有楹聯,它們或雕刻,或楷書、或LiSu 、或行書,是戲樓裝飾的重要部分,洋溢著書香氣息,蘊藏著獨特的高淳文化。

出門山歌進門戲——解碼戲曲之鄉“高淳現象”_fororder_圖片1

草臺戲

  古戲樓楹聯一般雕刻在臺柱上,由當地名人撰寫。在高淳,草臺戲也時興張貼對聯。

  舞臺小天地,天地大舞臺。近年來,高淳區利用獨特的古戲台資源,因地制宜打造“唱響古戲臺”文化惠民綜合體,圍繞功能綜合、活動綜合、資源綜合,將古戲臺打造成集文藝演出、送戲下鄉等多功能文化活動場所,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最近,高淳區“淳文・四季”文化惠民活動在古柏街道韓村鳳鳴戲樓正式啟動,將在全區組織開展包括演出、戲曲等各種活動100余項,與古為新,唱響古戲臺。(文 韋東寧)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