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媒體和社會公眾通報南京法院訴源治理主要工作情況併發布10個典型案例(第一批)。據通報,2021年以來,全市法院新收一審民事案件增幅逐年下降;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新收一審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6.69%,實現了近年來首次下降,訴源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發佈會現場
市法院宣傳處處長程文軍介紹,面對訴訟案件數量連年持續增長的狀況,南京法院及時轉變調整“法院主推、單打獨鬥”的傳統思路,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司法推動、社會參與”的訴源治理新格局,聚力打造以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臺建設為總抓手,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四調”聯動協同,和訴源、案源、執源、訪源、賠源“五源”一體治理為基本方法的訴源治理新模式。南京中院連續兩年出臺訴源治理攻堅方案,促推將萬人起訴率納入全市綜治平安考核和“五拼五比曬五榜”競賽活動的重要考核指標,全市兩級法院均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溧水法院在全省率先把立案庭整體遷入區矛調中心一站式平臺,加強矛盾糾紛協同治理。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把“訴調對接”的“調”向前延伸,各基層法院在轄區鎮(街道)、村(社區)設立審務工作站、法官工作室、巡迴審判點349個,推進法院調解平臺進鄉村、進社區、進網格,做深做實“法官進網格、審務進基層”,全市法院對接614家街鎮、社區(村)級基層治理單位。全市21個人民法庭以爭創“楓橋式人民法庭”為契機,全面佈局開展融合法庭建設,與村社鎮街開展“矛盾聯合排查、糾紛聯動化解、法治聯手宣傳”,助力“無訟村居”“無訟社區”建設。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注重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和“非訴訟服務法院分中心”的功能,外部精準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等多元解紛力量,內部縱深推進分流、調解、立案、速裁、快審等不同環節的有機銜接;全面推廣“非訴調解+速確即判”工作機制,構建一體化、集約化的分調裁審團隊,打造“1個法官+N個調解員+N個審判輔助人員”集約化辦案模式;強化“示範訴訟+集中調解”機制運用,實現“裁判一案、化解一片、教育一方”。2023年,全市法院新收訴前調解案件213605件,同比增長29.74%;訴前調解成功案件77681件,同比增長55.8%。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聚焦金融借款、物業服務、勞動爭議、建設工程、婚姻家事等糾紛易發多發領域,開展類型化糾紛訴調對接示範點建設,提升重點領域治理成效;深化“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工作機制,持續擴展和精準對接“總對總”解紛資源;建立法院與仲裁、勞動等多部門“五位一體”的多元解紛模式,合力化解勞動爭議,受到最高法院肯定;注重“商事糾紛商人解”,江開區法院“宜商司法驛站”、玄武法院“玄商e調平臺”獲評全省商會商事調解示範點;江北新區法院著力打造“戴茹芳工作室”,促進行政爭議訴前實質性解決。
下一步,全市法院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能動履職,做深做實訴源治理,在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中彰顯法院新擔當。(文/圖 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