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質生産力在江蘇】南通:向海向新向未來 打造現代工業名城
作為江海特色鮮明的“萬億之城”,南通以打造中國現代工業名城為契機,立足海洋資源與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新質生産力。通過加快傳統優勢産業集群迭代升級、加強培育新興産業,奮力打造全省高品質發展重要增長極。
江蘇臺記者朱曉瑩:這是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群,放眼望去,數千台巨型風機屹立在萬頃波濤之上,源源不斷地“吸風吐電”。它的年發電量能滿足近40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這麼多的電,如何才能安全、高效、穩定地把它送到陸地上?南通製造的這個巨無霸“充電寶”派上了大用場。
這個有15層居民樓高、頂部約18個籃球場大的海工平臺,就是目前全球容量最大、電壓等級最高的海上換流站。過去,海上風電主要通過海上升壓站的方式將電傳回陸地,然而隨著新風電場離陸地越來越遠、輸電規模越來越大,輸電穩定性與高損耗成為了“痛點”。為此,海上換流站應運而生。這個“巨無霸”的建造難度不只在造“殼”,更在於造“芯”。其中,項目最關鍵的部分在於要設計足夠大的空間,儲存風力發電機生産的交流電。同時,還要想辦法將這些易波動的交流電轉換成電壓更穩定的直流電。
三峽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經理沙正海告訴江蘇臺記者,實現換流站電網的穩定運行,控制好電壓和頻率至關重要。工作人員提出並創新性地將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成功應用於海上風電,實現了國産器件的批量應用和多個國産化首臺套設備的應用。這種世界前沿的輸電技術,不僅能輸送電能,還能調節電壓,它的應用就像人有了強健的心臟和血管,能很好控制心率和血壓。
此外,換電平臺搭載了南通本土企業中天科技自主研發製造的±400kV直流電纜。超過50項專利加持下,這根目前我國電壓等級最高、輸送距離最長的直流輸電海纜,可以有效降低輸電損耗和輸電成本,穩定將來自海上的清潔電能送入陸地電網。
像這樣技術抱團,定制化造出首艘首制“大國重器”的做法,已成為南通船舶海工産業集群煥新的關鍵招。瞄準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産業基地目標,中遠海運海工、振華啟東海工等19家“造船夢工廠”列陣18.8公里長江岸線,同時引來周邊幾百家産業鏈細分領域的上下游企業聚集發展。另外,在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等科研單位的保障護航下,技術孵化與轉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僅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就誕生“世界第一”“國內首制”超過70個,形成了從淺海到超深海全産業鏈“單打冠軍”集群。
啟東海工船舶工業園管委會副主任宋水花告訴江蘇臺記者,目前,海工船舶在手訂單金額超500億元,訂單産能預排到2028年。接下來,還將以共建長江口産業創新協同區的契機,全面聚焦新能源業務和數字化智慧製造兩個前瞻新賽道,通過增強科技創新力、産業向新力,在鏈式發展中進一步提升産業國際化水準,成為國家船舶海工裝備板塊的主力軍。
向海發展的同時,南通向“新”而行的步伐也在同步加快。2023年7月,銀河航天靈犀03星成功發射升空。這是我國首款使用柔性太陽翼的衛星,它的“翅膀”厚度僅約一毫米,對加速衛星互聯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顆衛星的關鍵核心部件正是南通製造。
衛星網絡建設是太空“基建”的重要內容,相當於把信息“基站”搬到了浩瀚宇宙。作為商業航天第一家獨角獸公司,銀河航天深耕低軌寬頻衛星領域,自主設計研製的多星堆疊發射和毫米波傳輸等前沿關鍵技術,讓一顆顆衛星相互接力,鋪設出穩定覆蓋全球的信息“高速公路”。在江蘇乃至長三角産業鏈、創新鏈助力下,銀河航天建設了“造星”智慧工廠,在大量自動化裝備、數字化系統的加持下,實現衛星製造,像製造汽車一樣在工業流水線上批量生産。
銀河航天南通衛星工廠智造研發工程師張波介紹,已形成每年100到150顆的衛星研製能力。“衛星設計-生産線-供應鏈”的量産三角模型,研製週期比傳統衛星生産模式縮短80%,可將衛星成本降大幅降低。
利用長三角區位優勢,突出科技創新核心要素,近年來,南通加大對大院大所和高精尖企業的引進力度,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南通分中心、長江口産業科技創新聯盟、長三角光電技術創新中心相繼落地,阿裡巴巴、華為、中國電子、中國電科等一批創新實力雄厚的企業紛紛落戶。乘著數字化的風口,南通還打造了全國第一個智慧紡紗工廠、首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數據顯示,南通省級以上研發機構累計超900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30家、列全國第10位。16條重點發展的優勢産業鏈中,超2/3屬於新興産業範疇,戰略性新興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近40%。
南通市工信局副局長朱振宇説,將繼續利用好南通通江通海的資源稟賦與長三角區位優勢,前瞻佈局未來産業,圍繞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等優勢領域,強化高端人才引進,促進産教産才融合,深入推進技術創新,加快推動成果轉型轉化,著力培育未來能源、未來數字、未來材料、未來空間、未來健康等五大未來産業,奮力打造中國現代工業名城。(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朱曉瑩 陳超 楊國 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