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車行駛在江蘇泰州的中國醫藥城內,處處透著一股銳意進取的創新氣息。一座座現代化廠房、孵化器、實驗室拔地而起,一大批優質醫藥企業紛紛落戶,一個個生物醫藥細分賽道日益成熟,不斷拓展著泰州大健康産業的廣度和深度。
5月30日,“一江清水萬重山”網絡主題活動聯合報道組走進泰州中國醫藥城,實地探訪當地大健康産業的發展現狀與最新成果。
談及泰州,人們或許對她的歷史與文化了解更多。這座擁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吳楚越文化韻味的融合之地,匯聚了江淮海之風的獨特魅力,千百年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被譽為祥泰之州。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座生活節奏悠然閒適的古城,近年來,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産力上乘勢而上、持續突破。泰州將大健康産業作為全市“1+4”産業體系中的“C”位,建成全國最大的中成藥生産基地,疫苗産業集聚度全國最高,醫藥産業産值居全國地級市前列,2023年全市(規上)大健康産業規模站上3000億元臺階。
作為相關産業的重要載體,泰州中國醫藥城于2006年啟動建設。2009年,泰州醫藥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借助部省共建優勢,中國醫藥城通過建設“藥品監督服務綜合體”,設置“1+4+3”聯合工作模式,匯聚各級藥監資源和專業化人才團隊,建設區域性監管創新和服務産業發展一體化綜合平臺。十多年間,抗體、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等特色産業不斷壯大,多項數據指標在全國同類園區中位居前列。
成功並非偶然。在生物醫藥産業中,研發是所有企業家最關心的事情。中國醫藥城根據企業需求,圍繞生物醫藥産業鏈和研發鏈,先後投入超23億元建設系列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研究院等創新載體。其中,研發實驗室和中試車間及孵化載體總面積已超過10萬平方米。
從孵化效果看,園區內20多個新藥品種正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30余個Ⅰ類新藥正處於不同臨床研究階段,多個Ⅰ類新藥和Ⅲ類醫療器械已實現上市銷售;在孵企業先後10余次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等支持。
一個個創新産品的亮相,助力泰州中國醫藥城高品質發展步履鏗鏘。2024年3月,隨著一聲鑼響,荃信生物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本次發行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投資者熱烈響應,為2022年以來香港公開發售認購倍數最高的IPO項目。而這也成為中國醫藥城第8家本土上市公司。
“作為一家2015年成立於中國醫藥城的本土企業,公司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各方面的悉心呵護。公司目前在管線儲備、研發進度、産品力和商業化進展等方面均具領先優勢,是目前國內自免領域能力最為全面的生物醫藥公司。”荃信生物董事會秘書兼聯席公司秘書胡衍保説。
園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江蘇網記者,除了荃信生物外,中國醫藥城內還匯集了揚子江藥業集團、濟川藥業集團等知名醫藥健康企業,吸引了包括阿斯利康、雀巢等14家全球知名跨國制藥企業落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拳頭産品’,像疫苗工程中心孵化産業中慧生物的‘慧爾康欣’四價亞單位流感疫苗,瑞科生物研發的重組九價HPV疫苗REC603,鯤魚健康‘拜妥優’粉劑全營養配方食品等,都有自己的技術優勢,並在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激勵了企業擴産線、忙研發。”
發展十餘年,中國醫藥城一直立足資本賦能産業發展,推進有條件的企業積極上市。根據處於不同生命週期階段企業的金融需求,中國醫藥城精準有效提供“債券+股權+選擇權”的金融資本供給,積極推動設立政銀合作金融創新産品,既讓“一窮二白”的種子團隊能夠發育成長,也讓創業團隊在漫長摸索期及時找到資金。
“給平臺”“給資金”的同時,中國醫藥城還發揮“店小二”職能,給予擬上市企業“保姆式”服務。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園區搶抓政策機遇,多次邀請各交易所專家為企業開設專題輔導、現場考察教學,先後舉辦生物醫藥企業主題沙龍、科技金融高峰論壇等多場活動,提升企業掛牌上市本領。同時開闢“綠色通道”,竭盡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有效推進上市進程。
江水澎湃,催人奮進。從當年的一片農田,到如今集聚1200多家醫藥企業,2100多項“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醫藥創新成果落地申報,4200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創業,産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面向未來的中國醫藥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中國江蘇網 記者 孫晟宇 吳家俊 強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