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城市記憶|清新雅致的建築——寫在中國珠算博物館建成20週年之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7-11 17:00:03

  坐落于南通濠河之畔的中國珠算博物館,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0.6萬平方米。其建築建構和形貌獨具清新、典雅、靈動,充盈著濃郁的人文氣息。

南通城市記憶|清新雅致的建築——寫在中國珠算博物館建成20週年之際_fororder_圖片1

中國珠算博物館

  珠圍翠繞

  建築在城市和文化中浸染,只有融合於自然要素和城市文脈,建築才能體現其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中國珠算博物館設計以得體的空間秩序,順應了濠河周邊的空間環境邏輯,讓博物館建築體量與周邊空間環境得以有機統一。

  中國珠算博物館以自然和諧為設計理念,讓濠河及周邊環境融于一體,將清水、綠植、菱形算珠等元素予以具象和抽象糅合,形成景觀與建築的和諧共生。在中國珠算博物館抬眸而望,隨處可欣賞到各種幾何線條組成的菱形狀的建築形態。從坡面屋頂到玻璃幕墻,從門庭檐口到地面鋪裝,從標誌性雕塑到建築構件……都在演繹著珠算文化綿延的精彩故事。

  鑲嵌著珠算文化元素的博物館建築掩映在綠翠叢中,與濠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美輪美奐圖景的再現。倘若將南通濠河比喻為少女頸脖上的項鍊,那麼中國珠算博物館無疑是項鍊上的一顆靚麗的明珠。

  水墨交融

  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墨分五色是中國畫傳統技法,泛指以水調節墨色多層次的濃淡乾濕變化。焦似黑、濃似青、重似赤、淡似黃、清似白。中國珠算博物館在色調層次、幾何尺度、造型輪廓以及與濠河空間關係上的勾勒描繪,呈現出一幅墨色交融變幻、格調清新的水墨畫卷。

  中國珠算博物館的用色遵循“墨分五色”之道,在墨色調和中有基調同時又不乏滲透變化。建築立面深色的黑刻線花崗岩基墻恰似水墨畫中那幾抹重彩,為中國珠算博物館定制了厚重的色調。中國珠算博物館大片的實墻採用白燒毛花崗岩和刀劈石花崗岩貼面,色調淡雅自然;藍灰色的鋁板屋面與天色調和呼應;室內屋頂鋪設的雄黃色木質板材與室外長廊架設的藤黃色長條椽木彼此映襯;南側綠洲的深褐色四角亭與淺灰色拱形“馨橋”相會對視;晶瑩透亮的玻璃幕墻與波光瀲艷的濠河,相互映照成變幻的空蒙清色。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中國珠算博物館水墨色調和層次感的營造變化,體現了水墨交融的“有”與“無”。既依附自然,又超凡脫俗,創造出虛實相生、畫乃心印的象外之意

  琴瑟和諧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和音樂在節奏、韻律等方面有相似之處,均冀求結構與比例的和諧完美。中國珠算博物館通過空間、結構、景觀等精心打造,猶如演繹了一首流暢、浪漫、協同的奏鳴曲。

  中國珠算博物館建築的空間佈局,除了綜合考慮功能用途、場地條件、環境因素外,還注重新穎別致和審美情趣。中國珠算博物館單體建築形態各異,有“L”型、“V”型和六邊形,三組建築互為呼應,錯落有致,巧妙構成均衡的非對稱的空間格局。

  中國珠算博物館建築立面層次分明,利用不同形狀的墻體,圍合成既嚴謹又活潑的獨特空間。主館入口和側面各兩片相互穿插的高大的實墻,襯托出玻璃幕墻的通透性,給中國珠算博物館建築這一“凝固的音樂”,增添了敦厚的耐人尋味的“重音”。臨街面的黑刻線花崗岩墻體開啟的一扇扇小豎窗,與地面鋪設的黑灰相間的條形狀花崗岩,猶如彈奏著的跳動的“琴鍵”。墻體上端開啟的百葉窗所嵌入的珠算文化符號,喻指珠算源起“結繩記事”之意,也形似珠算文化演奏曲目的“五線譜”,一串串算珠正是其中悠然跳躍的“音符”。

  借鑒民居的雙坡屋頂造型,結合現代建築線條流暢、簡潔、明快的特點,中國珠算博物館採用輕薄的鋁板起坡,雙坡屋頂垂直相交,檐口造型簡潔、出挑、延展,顯得輕盈飄逸,使“凝固的音樂”蛻變成了“流動的建築”。質樸厚重的墻體,如翼似飛的屋頂,一重一輕、一靜一動,讓這“凝固”又“流動”的建築音樂婉轉悠揚、余韻嫋嫋。(文/圖 孫建華)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