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區: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法治力量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9-09 16:44:16

  新時代“楓橋經驗”以深厚的歷史根基和豐富的實踐智慧,為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矛盾預防和化解機制,在社會治理現代化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南通市海門區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融入基層治理各個環節,充分發揮群眾基礎,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準,進一步築牢社會穩定和諧的基層基礎。

  激發“銀發力量”新動能

  近年來,海門區深入挖掘各類“銀發人才”資源,搭建平臺創新載體,引導“銀發力量”發揮法治、經驗和威望等優勢,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新動能。

  成立於2017年的“楊大姐工作站”,是常樂鎮矛盾糾紛化解的知名品牌。在楊大姐的帶動下,幾位退休老黨員投身於調解工作,退休不褪色,繼續發揮著餘熱。工作站成立至今,參與調解各類社會矛盾糾紛910多起,重大矛盾糾紛、複雜疑難矛盾160起,調處成功率達98%以上。“楊大姐工作站”還積極發動村裏有志於矛盾調解工作的退休黨員、退役軍人、老教師等參與進來,使調解工作更貼近群眾。

  官公河村“老兵張琰調解工作室”充分釋放退役老兵紅色力量,將“情味”“法味”“兵味”融入矛盾糾紛化解,著力打造人民群眾信任的紅色品牌,堅持矛盾調解、政策宣傳、幫扶救助、擁軍優屬等相結合,讓人民調解工作“紅”起來、“活”起來、“亮”起來。

南通海門區: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法治力量_fororder_20

調解工作室

  譜寫基層黨建新篇章

  為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方法、新路徑,海門區常樂鎮充分發揮退休老支書豐富的基層治理經驗優勢,成立頤生村“支書達理,以理説理——老支書工作室”,把老支書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轉化為助推基層建設的發展優勢,為基層社會治理增添智慧與力量。“老支書工作室”通過面對面了解群眾需求,積極協調對接鎮政府部門,成功化解房屋漏水、鄰裡矛盾、消防安全等糾紛,成功搭建起百姓需要、人民滿意的“連心橋”“民生橋”“幸福橋”。

  頤生村宅上黨小組創新打造“幸福食堂”,為留守老人們提供香甜可口飯菜;開展各類百姓喜聞樂見的活動,包含婦女們聚在一起做點心、逢年過節慰問老人、孩子們參加暑期課堂、志願者舉辦法治宣傳活動等。

  像“幸福食堂”這樣潤物細無聲的關愛措施越來越多,村民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舒心。村民們都説,吃“幸福食堂”,回“百姓之家”。

南通海門區:為新時代“楓橋經驗”注入法治力量_fororder_21

為老人打造的幸福食堂

  巧用基層治理“微網格”

  為推動“小網格”發揮“大作用”,海門區做細做實網格驛站,堅持宅上黨小組和網格驛站同頻共振,本著“群眾訴求聽得見、群眾意見看得見、群眾辦事找得見”的宗旨,使“微網格”成為發現社會矛盾的“前哨站”。

  全區推行“網格+調解”的全網格排查模式,推動網格員加入村居人民調解組織,在解決基層糾紛過程中,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村民法治意識。麒新村的龍潭驛站以“情法相濟、德理相融”的方式,在調解過程中心平氣和地與群眾話家常、講故事、傳知識,向群眾講解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和懂法的重要意義,將普法宣傳深入群眾心中。(文/圖 崔淩瑜)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