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陳佳 朱顏 陳超然
一腔熱情,三尺講臺育英才;滿身正氣,一支粉筆譜華章。在教育這片沃土上,有一群默默耕耘的教師,他們用信念守望教育熱土,以熱血托舉強國之夢。2024年9月10日是第40個教師節,一起走近南通市的教育一線,致敬默默堅守,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希望之花的“大先生”。
“如果離開了課堂,我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南通市啟秀中學教師李庾南已經85歲,從教67年,她總結多年育人心得,淬煉出“自育、互惠、立范”的“班級育人”主張,並創立了“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體系。從“姐姐班主任”到“奶奶班主任”,她至今仍堅守在教學一線,致力於中學數學教育教學改革,被譽為“真正從課堂裏走出來的教育家”。
從稚嫩的童年到青春的盛放,每一段成長的旅程,都有教師們的陪伴與指引。作為南通市崇川區沁園幼兒園園長,陳莉總是實乾大于言談,開源節流,創新工作,處處以德為先,用敬業詮釋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師者仁心,仁者愛人。閭薊敏是南通市第二中學的德育燈塔,不僅在語文教學上成就斐然,還曾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點燃遠方的生命之火。“我只不過比他人多一點幸運和勇氣”,作為紅十字形象大使,她大愛無疆,永遠“在路上”,不知疲倦,全力以赴,接力大愛,初心不改。
在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正高級教師郭敏堅持“情景潤德”,因材施教,以柔性形態無聲滋潤學生心靈。“教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要抓住課堂上生成的教育契機順勢而為”,工作30年來,情境驅動她和學生一起成長,她用情境書寫著一位德育人的不懈追求。
在南通惠立學校,Phoebe Kenworthy用她自身的經歷給她的學生們帶來了獨一無二的國際視野。她把這種全球意識帶到教學中,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障礙,帶來多元視角,豐富了學生們的世界觀,讓愛與教育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壤上生根發芽。
回首在如皋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從教之路,高玉霞以愛為基、逐光而行。作為南通市“1115”工程卓越教師培養對象,她用行動詮釋“愛無界,學無止”。課堂上,她耐心引導,手把手教孩子手語;課餘,她嚴謹備課,反復練習,同時還陪伴孩子們學習生活技能,為他們融入社會鋪路。“孩子們的笑容便是送給她最好的禮物”,她始終堅信:每位特殊孩子都是一朵花,特校教師要做的就是靜待花開。
南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副教授張煜,將課程思政有機地融入課程教學,借助跨學科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她于日本出版了外文專著,在國內外的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教育學生的一桶水應該是有源的活水,常換常新,源源不斷”,她多次指導本科生優秀畢業設計,指導學生在省內外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充滿光榮與夢想,無數南通教師投身教育熱潮,以實際行動投身“教育強國”建設,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大先生”,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南通的壯麗征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文 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