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8935.6億元、居全國第6位……”9月11日,“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勇挑大梁——奮力書寫‘走在前、做示範’新答卷”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活動第十八場——“深化農村改革 賦能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專場新聞發佈會召開。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季輝介紹江蘇農業農村發展有關情況。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黃磊
江蘇“三農”發展是靠“吃改革飯、走開放路”起家的,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極大解放和發展了江蘇農業農村生産力。季輝介紹,2023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産值8935.6億元、居全國第6位。以佔全國3.2%的耕地,生産了全國5.5%的糧食、7.6%的蔬菜、3.4%的肉類、6.6%的禽蛋和7.3%的水産品,實現了人口密度最大省份總量平衡、口糧自給、調出有餘。
據悉,2024年以來,江蘇農業農村發展繼續保持良好勢頭,主要表現為“三增”“三快”。“三增”即夏糧面積增、單産增、總産增。全省夏糧面積3738.2萬畝,比上年增17.4萬畝,單産每畝382.7公斤、增4.5公斤,總産286.1億斤、增4.7億斤,夏糧總産再創歷史新高。“三快”即農業重大項目落地快、鄉村建設推進快、農民收入增長快。1月至8月份新開工農業農村重大項目1153個,完成投資876.9億元,開工率93.1%;農業設施設備更新提升加快推進,報廢更新農機2.9萬台、拉動消費29.7億元。投入27.2億元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深入實施經濟薄弱村提升行動,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230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023年的30488元。
接下來,江蘇將重點抓好五個方面的改革發展任務,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聚焦“糧食安全”,實施糧食單産提升三年行動,健全種糧收益保障機制,推動食物多元化供給;聚焦“聯農帶農”,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新農人”三年培育計劃;聚焦“共同富裕”,壯大縣域富民産業和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構建促進低收入人口增收長效機制;聚焦“人地關係”,深化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穩慎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加強耕地品質建設和保護,完善農民權益保障機制;聚焦“協同聯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加強縣鄉村一體統籌發展,完善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文 黃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