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沿海農發射陽分公司:挖潛能提質 出實招增效
來源:中國江蘇網  |  2024-09-30 15:41:31

  原標題:挖潛能提質 出實招增效

  高效能是新質生産力的顯著特徵之一,實現提質增效是主動戰,更是持久戰。省沿海農發射陽分公司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為導向,優品種、精管理、強考核,不斷深挖內潛,摸索嘗試提質增效“新點子”,持續優化種子品種佈局,做好延鏈補鏈強鏈“功課”,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提高農業産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聚力打造沿海綠色優質糧食樣板區,發展的無限動能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積聚。

  精挑細選 優化品種佈局

  好品種才能種好糧食。2024年農發射陽分公司在品種篩選上繼續選用高産品種揚麥25為主要種植品種,搭配早熟品種揚麥23,針對韆鞦片10、11大隊鹽鹼較重的田塊,各佈局1000畝左右的大麥。

  公司有關負責人解釋,“2024年氣候原因導致部分地區水分嚴重偏高,揚麥23依舊能夠提前2-3天收穫。而韆鞦片出現了嚴重缺水的情況下,大麥種植對水量需求相對較少,緩解了用水難的問題。”在2023年秋熟作物種植品種選擇上,農發射陽分公司以南粳9108和淮稻5號為主,同時簽訂440畝糯稻(聖香糯1號)訂單,産量達到1248斤/畝,畝均效益比淮5同口徑增長475元/畝。

江蘇省沿海農發射陽分公司:挖潛能提質 出實招增效

  好品種才能成就好種子,推進種子繁育,公司也毫不鬆懈。加強與種子公司、農業院校合作,實施種子繁育工作的同時,韆鞦片10大隊組織818畝南粳9108原種種植生産,平均産量達到1229斤/畝。

  精細管理 增收促進提質

  加強分類指導。認真總結生産經驗教訓,結合各管區、各大隊歷年來的明顯短板和薄弱環節,制定個性化、針對性的補短板弱項措施。2023年公司與蘇墾農發新洋分公司和臨海分公司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其中,11大隊産量達到1100斤/畝,比2022年提升近200斤/畝。

  促進産量平衡。針對産量最低的大隊採取有針對性的提升措施,通過更換大隊長、田間溝渠改造、機械平整等舉措,最終“落後”大隊年畝均産量較上一年提升400多斤。

  嚴控超預算支出。建立嚴格的預算執行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召開生産經營分析會,及時發現成本異常波動並提出解決方案和措施,從而實現控本增效。

  “寸土必爭”減少浪費。針對公司邊角地、拾邊隙地種植難度大、效益差、分散管理精力等問題,將部分邊角地、拾邊隙地由一個大隊統一管理,通過效益考核手段激發大隊長管理積極性。邊角地及拾邊隙地種植作物,在計算土地成本的基礎上,也首次實現正收益。

  精准考核 激發內生動力

  公司圍繞核心功能構建,重點建設優質稻麥生産團隊,在現有的組織架構基礎上,將核心團隊下設“三組一班”——即植保組、栽培組、飛控組和電工班,進一步強化班組建設,使員工能夠充分發揮優勢精準發力。

  此外,摸索出的“內外大隊長”管理機制也十分奏效。公司改變原有的單一效益考核模式,調整為內部大隊長加外部副大隊長的協同管理模式,其中內部大隊長採用效益考核模式,外部大隊長採用産量考核模式。在水稻管理期間,公司生産部3名骨幹成員分別擔任大隊長,起示範帶頭作用,5名後備大隊長在新考核模式下積極性得到較大提升,按照大隊定向作業承包責任制要求,排名靠前的生産大隊將獲得現金獎勵,實實在在激勵了大隊各項生産措施落實見效,給生産起到正向推動作用。其中,2個大隊小麥産量均超過1000斤/畝,比2023年提升100斤/畝以上,外拓基地也達到1157斤/畝好成績。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