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南通船閘附近江面,航船穿梭如織。在船閘另一側的通呂運河航道,新開闢的待閘船舶停泊區,幾十艘船舶在綠樹掩映下靜靜等待通航指令。
停泊區
這片停泊區距離南通閘約1公里,于2024年8月投入使用,四週繁茂的樹木不僅有效隔離了噪音,還為水域及周邊環境帶來了更加清新的空氣與活力。船上飄揚著嶄新的五星紅旗,國慶佳節剛過,船家依然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岸邊,人們悠閒漫步,展現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
然而,僅僅在一個多月前,這些待閘的船舶還聚集在通寧大橋西側的老停泊區,這兒有著另一番景象。通呂河畔的雅居樂小區業委會主任張濤介紹,老停泊區由待閘船舶自然形成,兩岸缺乏足夠的綠化覆蓋,船舶密集停靠且緊鄰小區,帶來了較大的噪音干擾。尤其是夏天,船上徹夜的馬達聲,讓臨河的居民只能成天緊閉窗戶。此外,集中停泊造成的廢氣排放也影響了小區周邊的空氣品質。
為響應群眾關切,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秉持“人民至上”的服務理念,積極開展行動,尋求解決方案。他們在不同時段深入現場勘查,充分聽取居民的意見和建議,並邀請專家進行科學評估。最終,在遠離居民區的老燃氣公司附近水域選定了一處新的停泊區。
為切實保障集中停靠、減少擾民,支隊同步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劃定禁止停泊區和臨時停泊區、設置水上交通安全標誌以及發佈航行通告等。同時,支隊充分考慮特殊天氣和水位對船舶停泊的影響,在引排水、枯水期等異常水位及惡劣天氣期間,支隊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並執行臨時管理要求,以確保船舶的安全停泊。這些舉措有效解決了長期存在的船舶擾民問題,保障了航道的暢通無阻,併為船舶提供了符合規定、井然有序的停泊水域,推動了水域管理向科學化、規範化、精細化邁進,為水上交通運輸的高效與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8月14日,支隊發佈了《關於在通呂運河通寧大橋以西水域劃定船舶禁止停泊區和臨時停泊區的航行通告》,明確了禁止停泊水域和臨時停泊水域。支隊通過甚高頻、現場巡航和微信群等多種方式進行了廣泛宣傳,確保船民及時了解相關信息,國慶節期間的宣傳工作也未間斷。
“現在在家中又能看到水鳥在窗前的河面上追逐鳴叫,讓我們時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張濤説道。近日,小區居民代表向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贈送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執政為民映初心 排憂解難顯真情”,這不僅是對交通部門的讚譽,更是江海兒女呵護自然、追求和諧、守護夢想的真實見證。(文/圖 宋曉榮 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