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至10月23日,“高品質發展在江蘇|‘向新南通 智領未來’”海外華文媒體南通行活動在南通舉行。來自歐洲時報、意大利僑網、加拿大環球華報、法國僑報等10家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走進南通,近距離感受南通高品質發展的澎湃動力;沉浸式體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探析式解讀南通“新質生産力”的激發密碼。
10月21日下午,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探訪如東陽光島。橋通則島活,隨著2008年12月黃海一橋正式竣工通車,陽光島被一鍵啟動。陽光島上的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工程——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項目正式開工,2011年投産,現有6座LNG儲罐,總罐容108萬方,年週轉能力為700萬噸,可支持江蘇全省全年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供應。
在建項目中,國信如東LNG項目4座儲罐基本建成,碼頭工程于10月10日開始試樁,全面投運後,年週轉量為600萬噸,單日最大氣化外輸能力為6000萬方;協鑫匯東LNG接收站項目兩座20萬立方米的LNG儲罐進入竣工階段,碼頭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全面建成投産後,年週轉能力為350萬噸,折合氣態天然氣約40億立方米,可同時實現“槽車裝外運”“氣化增壓外輸”“槽船轉運”三種分銷轉運途徑。
記者探訪當天,適逢連接陽光島的第三條陸島連接通道黃海二橋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未來,黃海一橋、二橋以及管線橋三條“陸島通道”飛架,將全面開啟洋口港千億級清潔能源、新材料産業的“黃金通道”。
意大利僑網總編王衛平説,LNG産業在江蘇乃至中國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嘉通能源、金紅葉等百億級項目的落地,不僅促進了國內外企業的合作,也提升了南通在國際LNG市場的影響力。隨著未來接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洋口港陽光島有望成為國際知名的LNG能源樞紐。
10月22日上午,在南通國際家紡産業園,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走進藍絲羽“數字工廠”。江蘇藍絲羽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天洋介紹説,2024年6月,藍絲羽全面使用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和紡織碼,實現了設備、産線、工藝、人員等生産資源的溯源跟蹤,全流程監控,生産過程透明化,藍絲羽“數字工廠”整體生産效率提升30%,成品品質的精確度達100%,成功適應了當前家紡市場“小單快反”的趨勢。
南通國際家紡産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錢鎖梅説,近年來,南通國際家紡産業園區堅持以創新激發家紡內生動能,構建電商直播生態圈,不斷拓展直播電商應用場景。園區目前已經誕生一批年GMV超1億元的家紡直播企業。
10月23日上午,風光秀麗的通州石港鎮睹史院村迎來了到訪的海外華文媒體記者。記者們分水陸兩路深入體驗了當地精心打造的“漫漁灣”農文旅線路,留下了一場“看得見鄉愁”的難忘旅程。法國僑報副總編王萍説,漫漁灣將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更多國內外遊客前來探訪,共同書寫更多關於這片土地的美好故事。
在南通期間,海外華文媒體的記者們還參觀了南通五山濱江片區、如東小洋口旅遊度假區、疊石橋家紡博物館;走訪調研了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中奧蘇通生態園、纖意坊文化創意産業園、讀庫、聯鋼精密科技、南通醉蝶家紡、南通銘海工業、南通新三能電容器等園區和企業。(文 陸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