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銀杏飄香。10月24日,國家食藥同源産業科技創新聯盟銀杏産業專業委員會在泰州泰興正式成立。
成立現場
銀杏是我國的著名樹種,其種植歷史悠久,範圍廣泛,目前全國種植面積已經超過100萬畝。銀杏食藥同源,具有材用、果用、葉用及觀賞等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泰興銀杏擁有1000多年人工栽培歷史,泰興白果年産量1萬噸,佔全國總産量的三分之一。泰興白果主要品種為大佛指,以“量大、果大殼薄,果仁飽滿、漿水足、糯性強、貯藏期長”為白果品質之冠。現有樹齡100年以上的6100多棵,500年以上的34棵,千年以上的12棵。
泰州泰興市農産品加工園區以農産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為特色,錨定“鮮食之都”的産業發展定位和“長三角之胃”的區域發展目標,積極打造“預製菜、滷味、面點、果飲”四大産業集群,奮力打造健康食品科技産業園和全國農産品未來加工標杆園區。經過十多年的厚植深耕,加工基礎産業板塊已經高度集群、深度融合,為銀杏産業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園區正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國農産品未來加工創新研究院,推動區域銀杏産業向多元化、精深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2024年,園區龍頭企業和加工所創新團隊合作研發功能性銀杏飲料、銀杏羹和銀杏凍幹複合高端休閒食品。吉泰未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銀杏葉、銀杏果為原料,生産王老吉銀杏茶、銀杏複合果汁、銀杏酒和休閒食品、保健食品。相關企業逐步推出銀杏豆腐産品、銀杏黃酮能量飲料等系列新産品。泰州市宣家堡農林文化生態有限公司以泰興白果食用研發為抓手,積極探索“白果飼料化養殖銀杏雞”支柱産業、銀杏雞觀光養殖示範基地。“銀杏産業專委會將向新而立、向高而攀,搶佔健康中國新風口,打造銀杏産業新高地。”江蘇省泰興市農産品加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王飛説。
國家食藥同源産業科技創新聯盟由農業農村部主管,于2017年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牽頭成立。聯盟緊緊圍繞國家健康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建立了“1+N”運行模式,成立産業專業委員會。“銀杏産業專委會的組建,整合了銀杏産業鏈上的各方資源,同時切合國家營養健康戰略需求和市場需求,構建統一高效的産業科技協同創新機制,目的是通過産業專業委員會形式助力食藥同源大健康産業高品質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所長、國家食藥同源産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鳳忠表示。(文/圖 何虎 周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