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六旬老人深陷投資陷阱 民警勸阻轉賬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0-30 11:33:34

  近日,南通如皋一六旬老人在銀行取出16萬元現金後,準備通過網約車送走,銀行工作人員發現異常迅速報警,如皋市公安局迎春派出所民輔警到場後開展勸阻,最終揭開騙局幫老人守住了“錢袋子”。

  10月25日下午,家住如皋的劉大媽來到如皋農商行城東支行,表示想取16萬元現金,工作人員在服務過程中發現,劉大媽在手機上與陌生人交流,且拒絕與他人溝通,意識到劉大媽很可能正在遭遇詐騙,立即向上級彙報,啟動警銀聯動機制。迎春派出所民警陳林楓和同事趕到現場後,發現大媽的手機內下載了某“基金”軟體,“客服”正要求大媽將16萬元現金通過網約車送至指定地點,民警確認大媽正在遭遇網絡詐騙。

  “這是我家裏的錢,關你什麼事!”劉大媽起身想要離開,陳林楓趕緊拉住她的衣角開啟了“苦口婆心”的勸説,在長時間的“碎碎念”之下,陳林楓當著劉大媽的面撥通了該基金的官方電話,對方表示公司並沒有所謂的軟體,且近期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及公司員工的名義,偽造“客服端”APP實施網絡詐騙。因受騙子“洗腦”,劉大媽對投資深信不疑,認為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斷了其“財路”。陳林楓眼看大媽情緒激動,便及時聯繫其女兒一起開展勸阻工作。

  經過一番交談,民警了解到,劉大媽此前確實報名參加了該基金的投資培訓班,最近有“客服”聯繫説可以退費,因對方能準確説出其具體信息,她便信以為真,根據“客服”的指導下載了一款APP,加入了四五個人的微信群聊,群裏聲稱公司即將上市需要大量資金,暫時需要以買基金返利的方式退費。

  “是因為我自己操作失誤,別人都買了,就剩我沒買。”看到群內不斷有人説投資的錢得到了回報,劉大媽自己也想試一試,便陷入了騙子編織的“快速致富”的陷阱。“操作失誤是騙子最常用的説法,哪有買基金需要寄現金的?”經過半小時的耐心工作,劉大媽同意先將現金交由女兒保管,回家冷靜思索一番後,終於在女兒的陪同下,主動到派出所反詐宣教室接受反詐宣傳,並向民警表示感謝。

  警方提示:投資理財要選擇正規平臺,不點擊陌生人發送的連結,不下載來路不明的非官方軟體,不相信所謂“穩賺不賠”“內幕消息”“大師指點”等投資項目,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要盲目跟從。如遇詐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文 袁珣)

編輯:楊心怡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