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基層民主法治建設,近期,常州市新北區夯實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等司法為民舉措,持續提升惠民實效。
細化落實,民主法治進一步深化。各地村(社區)積極落實“五民主三公開”“四議兩公開”制度,羅溪等地充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前哨”作用,通過明確工作職責、完善聯繫機制、加強陣地建設等工作舉措,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治理網格化,打造專職調解員、律師、法官、網格員等“多員聯動”模式,搭建“九龍議事”、“新”想“市”成·援法議事廳平臺、“和諧娘舅”援法議事會,與轄區“溪事詳議”“傳法遞情暖心屋”“吾心願·議事廳”“龍韻圓桌”等議事品牌協同發力,發揮好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的專業優勢,為村(社區)基層治理提供了正確的法治導向。
協同發力,治理水準進一步提高。孟河等地深化落實“三官兩師”進網格制度,結合“普法責任制”落實,在基層工作融入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開展“反校園欺淩”等主題法治宣傳活動140場,為青少年、老年人、婦女兒童等對象開展多主題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諮詢、服務等,有效提升了居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有力促進轄區法治環境的優化;春江等地創建精神衛生綜合管理小組,及時排查掌握轄區內居民心理健康情況,對矛盾突出、行為失常等可能以極端方式報復社會人員,加強人文關懷和跟蹤幫助,進一步確保轄區安全穩定。
健全體系,服務實效進一步優化。轄區“五合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持續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履行標準化建設,完善並落實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清單,140個村(社區)法律顧問“全覆蓋”,10個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絡點和71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發揮作用,有效充實了法治力量,把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其中,奔牛鎮新市村法律援助聯絡點和公共法律服務室以功能最大化、效能最優化為工作理念,充分運用“法援+”工作思維,打造多位一體的基層法律服務站點,有效提升了服務效能。(文 王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