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落戶南通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總投資1億美元的智慧終端主板製造項目順利投産。從年初的“簽約即發照”,到當年啟動、當年建設、當年投産,項目快速推進的背後,是如東項目服務專班工作人員全程陪跑助攻。
2024年以來,如東持續推行“26℃溫馨服務直通車機制”,為重大項目及骨幹企業配備服務專員,不斷提升企業辦事體驗感和獲得感。2024年1-9月份,如東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31個,新竣工項目21個;完成全部工業開票銷售1683億元,同比增長1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
項目開工活動
提前介入 服務“快準好”
2024年6月,江蘇省重大項目——恒越安防二期年産12000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其中4800噸為公司可轉債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成功拿到“樁基先行”施工許可證。“政府部門提前介入,辦妥了以往需要3個月才能辦好的施工許可證。”恒越安全防護用品(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鹹華説。
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縣項目辦主任蔡宇紅介紹,全面開展“拿地前”提前介入,“拿地中”並聯預審,助力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據了解,自《如東縣深化“拿地即開工”工作實施方案》實施以來,該縣已有28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一企一策 精準解難題
“得知我們公司有擴建項目需求後,地方政府即刻成立服務專班,制定了‘一企一策’全生命週期服務方案,確保項目高效推進。目前,首批8條智慧化生産線已投入生産,訂單排至年底。”江蘇九州星際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建軍説。
江蘇九州星際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40億元實施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是省級重大項目,2022年7月開工建設以來,如東相關職能部門、洋口港經濟開發區服務專班深入一線辦公,實打實為企業解決審批、資金、能源等關鍵要素制約問題,實現了快投快建。
企業的獲得感,是營商環境的最好注解。致力於幫助園區內“有難關、能過關”的中小微企業“過好關”,2020年底,如東縣政府與省信保集團合作開啟“園區保”項目。截至目前,已累計為68家入庫企業解決融資4900萬元。
早在2022年7月,如東就創新啟動免費診斷服務,為全縣企業診斷把脈,“一企一策”量身定制“良方”。經過兩年多的“診治”,目前,該縣894家(2021年底基數)規上工業企業已實現“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和網絡化聯接”全覆蓋。
2023年起,如東不斷加快政務服務提檔升級、提質增效,推出26℃溫馨服務直通車。截至目前,已走訪服務企業1826家次,解決各類難題425個,做到了服務企業“急事急辦、繁事聯辦、難事督辦”,各類訴求“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26℃溫馨服務政企座談會
雙向奔赴 企業有回饋
7月10日,如東舉辦26℃溫馨服務政企座談會,如東縣委副書記、縣長陳雷與14家企業負責人當面交流,推動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24年以來,類似的政企暢聊沙龍、現場協調會、座談會常態化舉辦,每期精選十多家各行業企業,與政府主要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共聚一堂,話發展、強聯繫、解難題。
“如東海關26℃溫馨服務推出‘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等便捷措施,節省了企業的通關時間。2024年前三季度,我們對金磚國家出口3100多萬元,同比增長2.4倍。”三一帕爾菲格特種車輛裝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吳排華介紹。以三一為代表,2024年前三季度,如東實現出口150億元,同比增長4.1%;外貿進出口總值超450億元,同比增長8.5%,位居南通市4縣(市)6區第三位。
從“樁基先行”“拿地即開工”到“一企一策”個性化方案,從政務服務“1.0版本”到2.0版“26℃溫馨服務直通車”,如東以“速度、溫度、力度”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致力讓“溫馨如東”更宜居、宜業、宜商。(文/圖 徐書影 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