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無錫市錫山區企業極電光能GW量産線調試實現全工序的整線貫通,2.8平方米超大面積鈣鈦礦組件首片順利下線,組件功率達到450W,全面積效率16.1%,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功率最高的鈣鈦礦組件之一。這標誌著全球鈣鈦礦産業化正式邁入GW級規模化量産階段,將加速鈣鈦礦光伏組件實現商業化應用場景全覆蓋。
活動現場
作為全球首家啟動GW級鈣鈦礦組件量産線建設的企業,極電光能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生産運營經驗,在成功建設和運營150MW中試線的基礎上,對這一全球首條GW級鈣鈦礦組件量産線進行了全面升級設計,使用先進的工藝和設備完成了這條GW級量産線的建設。
GW量産線
在全部設備進場後,經過不到一個月的設備聯調,全線各工序順利貫通。在此基礎上,導入了中試線工藝之後,該GW産線下線組件效率迅速提升到16.1%,充分驗證了公司産線設計、工藝技術、生産運營管理體系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我們遵循‘幾十平方釐米—幾百平方釐米—亞平方米—2.8平方米’的節奏和步驟進行尺寸和工藝放大,把一系列鈣鈦礦産業化原創技術轉化為新質生産力。”極電光能副總裁王雪戈博士表示,從材料體系、器件結構到封裝技術,從製備工藝到關鍵設備,極電光能自主開發了大面積鈣鈦礦膜層形核結晶的系列核心技術,並形成了鈣鈦礦産業化成套技術解決方案。
超大面積單結鈣鈦礦組件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首片下線與産業化方案的落地對於整個行業的商業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8平方米的面積與當前主流晶硅組件面積相當,面積的放大帶來組件生産、運輸、安裝、支架等綜合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大幅提升了鈣鈦礦組件的商用價值。
立足錫山,持續創新。隨著2.8平方米超大尺寸鈣鈦礦組件的下線,極電光能鈣鈦礦組件也將會在各類多元化場景中展開商業化應用。未來,企業將進一步開展GW量産線工藝調試、産能爬坡、良率提升及産品認證等工作,把GW線打造成行業標杆智慧生産工廠,同時聯動上下游産業鏈協同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到錫山,共同推動光伏産業升級發展。(文/圖 錫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