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3+”模式打造特色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11-19 11:17:34

  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官公河村是江蘇省首批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是觀察、評價、研判、提升全省公民法治素養的重要渠道和平臺,發揮了學法用法需求收集“主渠道”、法治宣傳教育“大平臺”、法治素養評價“前沿哨”、普法效果觀察“瞭望窗”等作用。

  “生態+法治”,用法潤民心

南通海門:“3+”模式打造特色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

法治廣場一角

  官公河村位於張謇故里海門區常樂鎮,三面環河,面積3.3平方公里。村內擁有十八世紀保存下來的200多畝原生態濕地和風景優美的九龍島文化濕地,園內環境優雅,文化品位濃,紅色歷史資源豐富,獨具天然的生態優勢。為打造特色的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海門區將生態優勢與法治文化有機融合,積極打造官公河村法治文化公園,將法治手繪墻、法治文化長廊、法治文化廣場、法治小景等合理組合,內容涵蓋憲法、民法典等主題宣傳區,使老百姓在感受自然風光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感受法治文化的熏陶,讓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學法,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2022年官公河村獲得“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榮譽稱號。

  “法治+研學”,用法護成長

南通海門:“3+”模式打造特色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

學生參觀村黨史館

  為進一步發揮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法護青少年的作用,海門區將官公河村法治文化陣地與村內的黨史館、知青館、農耕館相結合,形成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法治研學路線,成為青少年法治實踐的重要場所。青少年在法治長廊瀏覽學習民法典法律知識,在黨史館聆聽紅河革命故事,在農耕館參觀具有年代特色的歷史物件,在觀影區欣賞法治微電影,學習之餘還可以參加農家採摘。官公河村的法治研學之旅,以實踐促學習,寓教于樂,給青少年帶來一場法治與歷史的沉浸式體驗,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種子,使青少年學會知法、守法、護法,對法律制度、法治精神有更深入的理解。

  “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用法守和諧

南通海門:“3+”模式打造特色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

開展法治宣講

  2024年以來,海門區積極推行“一名法律顧問+N名法律明白人”,把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專業優勢和“法律明白人”的鄉土優勢結合起來,提升基層依法治理工作合力。常樂鎮官公河村以公民法治素養觀測點建設為契機,打造“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由法律顧問吳俊傑帶領幾名“法律明白人”進入網格,圍繞農村生産生活需求,提供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的法律服務。吳俊傑緊扣鄰裡糾紛、土地承包等農村經常發生的問題進行講解,用身邊的典型事例説法,讓普法宣傳走心入心;“法律明白人”典型老兵張琰,將“情味”“法味”“兵味”融入矛盾化解中,讓糾紛化解于萌芽,“老兵張琰工作室”也成為了官公河村矛盾化解的名品牌;新生代“法律明白人”周敏走村入戶,將長江保護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識送進百姓家,推動法治宣傳教育更貼近群眾生活,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法治基礎。(文/圖 王鋒 崔淩瑜)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