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無錫市濱湖區司法局積極發揮司法行政職能,綜合運用法治力量推進運河文化建設,聚力打造大運河法治文化帶濱湖樣板。
與城市建設相融合,提升運河法治文化帶吸引力。濱湖區司法局充分發揮運河灣西接濱湖地理優勢,打造運河、城市融合共生的河灣“新生態”,緊扣濱湖特色,將法治元素植入城市更新,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法治文化廣場、普法長廊等運河沿線資源,推動法治小區建設與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有機融合,在增進民生福祉的同時傳播運河法治文化;緊盯運河灣拆遷和開發,通過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發揮法治參謀助手作用,實現河灣城市建設任務分解、職責分工、挂圖推進各環節“依法守法”;圍繞綠色生態,持續開展河湖水域專項執法監督行動,利用好陪同執法、案卷評查、聯合巡察等途徑,助力大運河濱湖段水域景觀風貌不斷升級。
與非遺傳承相融合,激活運河法治文化帶內生力。濱湖區司法局持續激發運河非遺法治活力,有序推進濱湖區憲法館法治非遺展廳建設工作,將傳統非遺技藝與法治文化元素充分融合;嚴格落實《無錫市“百匠千品”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創新工程三年行動計劃》,以豐富多樣的普法形式拓展非遺場景和活動,實現大運河非遺項目可持續發展;創新“非遺+夜市擺攤”,通過邀請非遺傳承人現身演示、設置互動趣味遊戲等活動,讓群眾在親身體驗中領略法治;搭建非遺傳統工藝展示平臺,依託法治剪紙進課堂、法治吳歌興趣班,以及“法潤濱湖”微信公眾號、“雲上”非遺慕課等,拓展群眾接觸渠道,推動運河法治文化向非遺傳承延伸、向群眾生活貼近。
與文旅品牌相融合,釋放運河法治文化帶新活力。濱湖區司法局用法治孕育運河文旅特色品牌,以闔閭城遺址博物館為載體打造“紅色文化傳承遊”,以榮巷古鎮、開源機器廠等為載體打造“民族工商業體驗遊”,以黿頭渚、融創文旅城等景區為載體打造“度假深度遊”,以靈山勝境、拈花灣等為載體打造“禪修遊”,4條路線實現文化遺存串珠成鏈、互聯互通;積極打造大運河法治文旅IP形象,將運河法治文化巧妙融入三國城古裝攝影、環湖自行車賽、融創音樂節等節慶賽事活動,通過沿途標識、廣告宣傳等視覺形象,提升大運河文旅品牌認同;法治護航“文旅+産業”深度融合,以優質法律服務保障運河旅遊産業鏈條,推進運河旅遊與生態、康養、研學産業聯動、規模發展,為法治文化帶建設注入經濟活力。(文 陳一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