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要好好改造、懂得感恩……”在常州市天寧區的社區矯正遠程視頻會見室裏,一位身患胰腺癌晚期的母親用她全部的力量,給予她正在蘇州監獄服刑的兒子一段生命的忠告。
近日,陰雨綿綿的下午,天寧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科接到一份特殊申請:一位身患重病的母親,希望在彌留之際看一眼服刑的兒子吳某。天寧區司法局副科長潘浪了解情況後非常重視,擔心這位母親因常規程式流轉時間較長而等不及見到自己的兒子,於是他立即與蘇州監獄協調,提出是否可以出於人道主義為其開闢綠色通道,讓母子倆儘早視頻會見。在監獄同意的前提下,潘浪帶領社區矯正科為這次視頻會見制定了詳細的會見預案。考慮到會見人已經無法下床,僅靠呼吸機、止疼針維持著生命,潘浪還特別請來了社區醫院的醫生為這次會見提供醫療應急保障。
11月21日,吳某的母親在家屬的陪同下,早早來到了天寧區社區矯正遠程視頻會見室。隨著遠程視頻的接通,視頻那頭吳某的一聲“媽!”,深深觸動了在場人員的心,家屬們都忍不住扭頭拭淚。原計劃30分鐘的會見,因為母親身體太過虛弱只進行了10分鐘。看到母親因病消瘦的臉龐,吳某在視頻那頭忍不住抱頭痛哭。良久之後,吳某才堪堪穩住情緒,眼含淚水對著鏡頭表示感謝:“非常感謝天寧區司法局和蘇州監獄,為我們安排了這次見面,完成了母親的心願,讓我也少一點遺憾。我一定好好接受改造,重新做人!”
從家屬申請到連線會見僅僅用了“18小時”。“法律條文是冰冷的,但司法行政是有溫度的。相信這次會見不只是聯通了數字信號,更是真切扭緊了親情之弦。我們也希望通過親情加持可以解開服刑人員服刑期間的心結,使他們能夠更加積極、安心地進行徹底改造,在刑滿釋放後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潘浪説道。
近年來,天寧區司法局以“司法為民”理念為指引,幫助200多名服刑人員與家屬實現“雲會見”、架起“連心橋”,嘗試監地共建,啟動音“悅”人生幫教項目,通過“音樂+教育+關愛”的形式,提升教育改造品質,對即將刑滿釋放人員的危險程度、獄中表現、家庭現狀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行之有效的幫教方案,確保刑滿釋放人員接回來、安下去、穩得住,從源頭上減少重新犯罪風險,維護社會穩定。(文 匡銀霞)